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肠肿瘤论文

探究维生素B2对于结肠癌的预防以及手术预后的影响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癌症的发生与临床治疗手段第11页
    1.2 结肠癌第11-12页
    1.3 结肠癌的临床化疗药物 5氟尿嘧啶(5-FU)第12-16页
        1.3.1 5-FU的作用机制第13-14页
        1.3.2 5-FU作用的调控第14-16页
    1.4 维生素B_2概述第16-18页
        1.4.1 维生素B_2的体内代谢第16-17页
        1.4.2 维生素B_2的最新生理功能第17-18页
        1.4.3 维生素B_2的潜在抗肿瘤机制第18页
    1.5 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第18-21页
        1.5.1 肿瘤模型的选择第18-19页
        1.5.2 模型动物选择第19-20页
        1.5.3 肿瘤细胞株以及移植方式的选择第20-21页
    1.6 本研究课题的创新点第21-22页
    1.7 研究思路与研究问题第22-23页
第2章 探究维生素B_2对于小鼠结肠癌的预防以及手术预后的的影响第23-32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实验材料第23-25页
        2.2.1 实验动物第23页
        2.2.2 肿瘤细胞株第23页
        2.2.3 受试药物第23页
        2.2.4 实验药品及试剂第23-24页
        2.2.5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24-25页
    2.3 实验方法第25-30页
        2.3.1 药物配制第25页
        2.3.2 造模方法第25-26页
        2.3.3 动物分组第26页
        2.3.4 手术第26-27页
        2.3.5 实验动物处理第27页
        2.3.6 实验指标检测第27-30页
    2.4 结果处理与统计第30-32页
        2.4.1 小鼠体质量变化率、脏器指数第30页
        2.4.2 肿瘤体积变化率、瘤重第30-31页
        2.4.3 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第31页
        2.4.4 肿瘤组织中E-钙粘蛋白(E-cad)以及核抗原ki-67表达量检测第31-32页
第3章 结果与讨论第32-51页
    3.1 小鼠体质量变化率以及胸腺、脾脏指数第32-34页
    3.2 术后肿瘤体积变化率、最终肿瘤体积、最终瘤重第34-37页
        3.2.1 术后肿瘤体积变化率第34-35页
        3.2.2 肿瘤最终体积与最终瘤重第35-36页
        3.2.3 预防给药维生素B_2对于肿瘤体积以及质量的影响第36-37页
    3.3 肿瘤组织HE染色结果第37-39页
    3.4 肿瘤转移指标的检测第39-48页
        3.4.1 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检测第39-41页
        3.4.2 肿瘤组织中核因子ki-67表达量的检测第41-45页
        3.4.3 肿瘤组织中E钙粘蛋白(E-cad)表达量的检测第45-48页
    3.5 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的检测第48-51页
        3.5.1 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含量的测定结果第48-49页
        3.5.2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的测定结果第49-51页
第4章 结论第51-53页
第5章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例先天颅锁骨发育不全综合征成年患者的正畸治疗
下一篇:喉淀粉样变临床特征附9例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