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重金属废水的来源、危害、特性及污染现状 | 第11-12页 |
1.1.1 重金属废水的来源 | 第11页 |
1.1.2 重金属废水的危害 | 第11-12页 |
1.1.3 重金属废水的特性和污染现状 | 第12页 |
1.2 人工湿地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2-14页 |
1.2.1 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及人工湿地技术概况 | 第12-13页 |
1.2.2 人工湿地技术去除重金属污染废水的机制 | 第13页 |
1.2.3 人工湿地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人工湿地中的植物、基质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目的及意义 | 第14-17页 |
1.4.1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14-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Zn胁迫下三种水生植物生长状况及其对Zn的积累 | 第17-30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7-19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2.1.2 实验设计与植物配置 | 第17页 |
2.1.3 测定方法 | 第17-19页 |
2.1.4 数据处理 | 第19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19-27页 |
2.2.1 三种水生植物对Zn的去除效果 | 第19-20页 |
2.2.2 Zn胁迫对三种水生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20-21页 |
2.2.3 三种水生植物对Zn的吸收和转运 | 第21-23页 |
2.2.4 Zn胁迫对三种水生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23-25页 |
2.2.5 三种水生植物对水中DO的影响 | 第25页 |
2.2.6 不同浓度Zn胁迫下Zn在三种水生植物中亚细胞分布 | 第25-27页 |
2.3 讨论 | 第27-29页 |
2.3.1 Zn胁迫对三种水生植物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2.3.2 三种水生植物对Zn的积累和去除效果 | 第28页 |
2.3.3 Zn胁迫对三种水生植物中Zn的亚细胞分布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4 Zn胁迫下三种水生植物对水中DO的影响 | 第29页 |
2.4 小结 | 第29-30页 |
3 不同基质对模拟人工湿地去除重金属Zn的影响 | 第30-46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3.1.2 实验设计 | 第30-31页 |
3.1.3 测定方法 | 第31-32页 |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2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2-43页 |
3.2.1 不同基质人工湿地中植物的生长状况 | 第32-33页 |
3.2.2 模拟人工湿地进、出水中DO的变化 | 第33-34页 |
3.2.3 模拟人工湿地中出水pH和电导率的变化 | 第34-35页 |
3.2.4 三种水生植物不同部位REC和MDA的变化 | 第35-37页 |
3.2.5 基质各层中总Zn和有效Zn含量变化 | 第37-38页 |
3.2.6 基质各层中有机碳含量、pH的变化 | 第38页 |
3.2.7 三种植物对Zn的积累和转运 | 第38-39页 |
3.2.8 出水Zn含量变化以及Zn的去除效果 | 第39-40页 |
3.2.9 基质各层中有机碳、总Zn、有效Zn之间相关性及回归分析 | 第40-42页 |
3.2.10 模拟人工湿地出水DO和pH之间的相关性及回归分析 | 第42-43页 |
3.3 讨论 | 第43-45页 |
3.3.1 模拟人工湿地中植物生长状况及对Zn的吸收、转运和去除效果 | 第43-44页 |
3.3.2 不同基质对pH、DO、电导率的影响 | 第44页 |
3.3.3 不同基质对三种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4 不同基质对基质各分层全Zn、有效Zn、有机碳、pH的影响 | 第45页 |
3.4 小结 | 第45-46页 |
4 进水pH对人工湿地去除重金属Zn的影响 | 第46-59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46页 |
4.1.2 实验设计 | 第46页 |
4.1.3 测定方法 | 第46页 |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6-47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6页 |
4.2.1 进水pH对人工湿地中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2 进水pH对三种植物Zn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 第48-49页 |
4.2.3 进水pH对模拟人工湿地出水pH、DO和电导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4.2.4 进水pH对三种植物REC和MDA的影响 | 第50-51页 |
4.2.5 进水pH对基质各层中总Zn、有效Zn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第51-53页 |
4.2.6 进水pH对人工湿地出水Zn含量变化及Zn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3页 |
4.2.7 基质各层中有机碳、总Zn、有效Zn之间相关性及回归分析 | 第53-55页 |
4.2.8 出水DO和pH之间相关性以及回归分析 | 第55-56页 |
4.3 讨论 | 第56-58页 |
4.3.1 进水pH对人工湿地中植物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56页 |
4.3.2 进水pH对人工湿地Zn的去除效果、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 第56-57页 |
4.3.3 进水pH对人工湿地出水pH、DO、电导率的影响 | 第57页 |
4.3.4 进水pH对人工湿地基质各层总Zn、有效Zn、有机碳的影响 | 第57-58页 |
4.4 小结 | 第58-59页 |
5 结论 | 第59-61页 |
6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