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非小细胞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模拟时辰给药实验 | 第11-14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11-12页 |
1.1.1 实验动物和细胞株 | 第11页 |
1.1.2 试剂 | 第11页 |
1.1.3 仪器 | 第11-12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12-13页 |
1.2.1 细胞培养 | 第12页 |
1.2.2 细胞复苏 | 第12页 |
1.2.3 细胞传代 | 第12页 |
1.2.4 细胞收集 | 第12-13页 |
1.3 动物模型制作 | 第13页 |
1.4 分组及给药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吉非替尼按时辰给药对荷瘤裸鼠的药效学影响 | 第14-2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4页 |
2.1.1 试剂 | 第14页 |
2.1.2 仪器 | 第1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4-16页 |
2.2.1 肿瘤体积变化和抑瘤率计算 | 第14页 |
2.2.2 肿瘤组织病理学检测 | 第14-15页 |
2.2.3 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检测 | 第15-16页 |
2.2.4 统计学分析 | 第16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16-22页 |
2.3.1 吉非替尼不同时辰点给药对肿瘤体积变化和抑瘤率的影响 | 第16-18页 |
2.3.2 吉非替尼不同时间点给药荷瘤裸鼠移植瘤组织病理学检测 | 第18-19页 |
2.3.3 吉非替尼不同时间点给药荷瘤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检测 | 第19-22页 |
2.4 讨论 | 第22-23页 |
2.5 结论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吉非替尼按时辰给药对荷瘤裸鼠的时辰药理学作用机制的研究 | 第24-53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3.1.1 试剂 | 第24页 |
3.1.2 仪器 | 第24-25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5-31页 |
3.2.1 qRT-PCR检测相关基因表达 | 第25-28页 |
3.2.1.1 肿瘤组织总RNA抽提 | 第25页 |
3.2.1.2 RNA浓度与纯度检测 | 第25页 |
3.2.1.3 逆转录 | 第25-26页 |
3.1.1.4 qRT-PCR扩增 | 第26-28页 |
3.2.2 Western blot检测荷瘤裸鼠肿瘤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 | 第28-31页 |
3.2.2.1 组织中总蛋白质提取 | 第28页 |
3.2.2.2 蛋白质浓度测定 | 第28-29页 |
3.2.2.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第29-30页 |
3.2.2.4 转膜 | 第30页 |
3.2.2.5 抗原抗体反应 | 第30-31页 |
3.2.2.6 显影 | 第31页 |
3.2.3 统计学分析 | 第31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31-51页 |
3.3.1 吉非替尼不同时辰给药对荷瘤裸鼠肿瘤组织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1-47页 |
3.3.1.1 荷瘤裸鼠移植瘤组织内 EGFR m RNA 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 | 第32-36页 |
3.3.1.2 荷瘤裸鼠肿瘤组织中AKT mRNA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 | 第36-40页 |
3.3.1.3 荷瘤裸鼠肿瘤组织中mTOR mRNA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 | 第40-44页 |
3.3.1.4 肿瘤组织内ERK mRNA在不同时辰点的表达 | 第44-47页 |
3.3.2 吉非替尼不同时间点给药对荷瘤裸鼠移植瘤组织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47-51页 |
3.3.2.1 荷瘤裸鼠肿瘤组织内P-EGFR在不同时间点的相对定量表达结果 | 第47-48页 |
3.3.2.2 荷瘤裸鼠肿瘤组织内蛋白P-AKT在不同时间点的相对定量表达结果 | 第48-49页 |
3.3.2.3 荷瘤裸鼠肿瘤组织内P-mTOR在不同时间点的相对定量表达结果 | 第49-50页 |
3.3.2.4 荷瘤裸鼠肿瘤组织内P-ERK在不同时间点的相对定量表达结果 | 第50-51页 |
3.4 讨论 | 第51-52页 |
3.5 结论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综述 | 第58-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附录 英文缩写词表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