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微显示芯片集成高性能电源管理器设计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1.3 课题的设计要求 | 第18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新型PMU电路结构设计 | 第20-34页 |
2.1 PMU的主要类型 | 第20页 |
2.2 LDO的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2.3 DC-DC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 | 第21-26页 |
2.3.1 Buck变换器 | 第22页 |
2.3.2 Boost变换器 | 第22-23页 |
2.3.3 Buck-Boost变换器 | 第23页 |
2.3.4 Cuk变换器 | 第23-26页 |
2.4 DC-DC变换器的调制方式 | 第26-27页 |
2.4.1 PWM调制模式 | 第26页 |
2.4.2 PFM调制模式 | 第26-27页 |
2.4.3 PWM和PFM调制模式比较 | 第27页 |
2.5 DC-DC开关电源的控制方式 | 第27-30页 |
2.5.1 电压控制方式 | 第27-29页 |
2.5.2 峰值电流控制模式 | 第29-30页 |
2.6 新型PMU电路结构设计 | 第30-32页 |
2.7 主要设计参数 | 第32-34页 |
2.7.1 电压纹波 | 第32页 |
2.7.2 线性调整率 | 第32页 |
2.7.3 负载调整率 | 第32-34页 |
第3章 LDO模块稳定性分析和电路设计 | 第34-46页 |
3.1 LDO的环路稳定性 | 第34-35页 |
3.1.1 典型LDO环路稳定性 | 第34页 |
3.1.2 无片外电容LDO环路稳定性 | 第34-35页 |
3.2 LDO输出纹波的控制 | 第35-36页 |
3.3 LDO模块电路设计 | 第36-44页 |
3.3.1 基准电流源 | 第37-38页 |
3.3.2 误差放大器 | 第38-39页 |
3.3.3 带隙基准电压源 | 第39-42页 |
3.3.4 单位增益缓冲器 | 第42-43页 |
3.3.5 分压电阻网络设计 | 第43-44页 |
3.4 总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PWM模块稳定性分析和电路设计 | 第46-58页 |
4.1 PWM模块稳定性 | 第46-49页 |
4.1.1 电压环路稳定性 | 第46-48页 |
4.1.2 电流环路稳定性 | 第48-49页 |
4.2 输出负电压纹波的控制 | 第49-50页 |
4.3 PWM模块设计 | 第50-58页 |
4.3.1 误差放大器 | 第50-52页 |
4.3.2 比较放大器 | 第52页 |
4.3.3 环形振荡器 | 第52-54页 |
4.3.4 斜坡补偿电路 | 第54-55页 |
4.3.5 时钟驱动电路 | 第55页 |
4.3.6 数字逻辑电路 | 第55-58页 |
第5章 整体PMU电路仿真和版图设计 | 第58-72页 |
5.1 整体PMU模块介绍 | 第58-59页 |
5.2 整体电路仿真 | 第59-63页 |
5.2.1 系统启动瞬态仿真 | 第59-61页 |
5.2.2 线性调整率 | 第61-62页 |
5.2.3 负载调整率 | 第62-63页 |
5.3 整体版图设计 | 第63-69页 |
5.3.1 版图设计基本原则 | 第63-64页 |
5.3.2 版图设计步骤 | 第64-65页 |
5.3.3 版图设计中的物理效应 | 第65-67页 |
5.3.4 带隙基准源的版图设计 | 第67-68页 |
5.3.5 PMU整体版图 | 第68-69页 |
5.4 总结 | 第69-72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