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研究廖品正教授辨证治疗干眼症规律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1 研究对象 | 第10-12页 | 
| 1.1 资料来源 | 第10页 | 
| 1.2 诊断标准 | 第10-11页 |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0页 |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第10-11页 | 
| 1.2.3 中医的辨证分型 | 第11页 | 
| 1.2.4 疗效评定标准 | 第11页 | 
| 1.3 纳入标准 | 第11页 | 
| 1.4 排除标准 | 第11-12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12-17页 | 
| 2.1 数据挖掘技术及软件 | 第12-13页 | 
| 2.2 研究流程 | 第13-14页 | 
| 2.3 数据预处理 | 第14-15页 | 
| 2.3.1 病例前期整理 | 第14页 | 
| 2.3.2 数据的规范化 | 第14-15页 | 
| 2.4 建立数据库 | 第15-17页 | 
| 2.4.1 建立Excel表格 | 第15-16页 | 
| 2.4.2 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 第16-17页 | 
| 2.5 数据挖掘及分析 | 第17页 | 
| 3 研究结果 | 第17-27页 | 
| 3.1 一般资料 | 第17页 | 
| 3.2 频数统计分析 | 第17-22页 | 
| 3.2.1 四诊信息频数统计分析 | 第17-18页 | 
| 3.2.2 药物频数统计分析 | 第18-22页 | 
| 3.2.3 证候频数统计分析 | 第22页 | 
| 3.3 关联规则分析 | 第22-25页 | 
| 3.3.1 四诊信息—四诊信息关联规则分析 | 第23-24页 | 
| 3.3.2 药物—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 第24-25页 | 
| 3.4 基于熵聚类方法规律分析 | 第25-27页 | 
| 3.4.1 基于改进互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分析 | 第26页 | 
| 3.4.2 复杂系统熵聚类核心组合分析 | 第26-27页 | 
| 3.4.3 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新方分析 | 第27页 | 
| 4 讨论 | 第27-39页 | 
| 4.1 一般资料讨论 | 第27-28页 | 
| 4.2 频数讨论 | 第28-33页 | 
| 4.2.1 四诊信息频数讨论 | 第28页 | 
| 4.2.2 药物频数讨论 | 第28-32页 | 
| 4.2.3 证候频数讨论 | 第32-33页 | 
| 4.3 关联规则讨论 | 第33-35页 | 
| 4.3.1 四诊信息关联规则讨论 | 第33页 | 
| 4.3.2 药物关联规则讨论 | 第33-35页 | 
| 4.4 熵聚类规则讨论 | 第35-37页 | 
| 4.5 病案举例 | 第37-39页 | 
| 问题及展望 | 第39-40页 | 
| 致谢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综述 | 第43-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