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黄连改善糖脂代谢、胰岛素代谢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2.黄连配伍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2.1 含黄连复方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2.2 黄连与寒凉药配伍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2.3 黄连与辛热药配伍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3.本课题整体研究思路 | 第17-21页 |
3.1 黄连配伍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3.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18-19页 |
3.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第19页 |
3.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基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的黄连—黄芪/金银花体内配伍规律研究 | 第21-34页 |
1.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1-27页 |
1.1 仪器设备 | 第21页 |
1.2 药物与试剂 | 第21-22页 |
1.3 黄连、黄芪、金银花提取物制备 | 第22-23页 |
1.4 实验动物 | 第23页 |
1.5 色谱条件 | 第23页 |
1.6 质谱条件 | 第23-25页 |
1.7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 第25页 |
1.8 血浆样本处理方法 | 第25页 |
1.9 方法学考察 | 第25-26页 |
1.10 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 | 第26-27页 |
2.实验结果 | 第27-33页 |
2.1 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27页 |
2.2 质谱条件的优化 | 第27-28页 |
2.3 方法学考察 | 第28-30页 |
2.4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 第30-33页 |
3.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黄连与黄芪/金银花对糖尿病前期模型大鼠糖脂代谢和胰岛素代谢的药效学研究 | 第34-48页 |
1.实验方法 | 第34-43页 |
1.1 药物与试剂 | 第34-35页 |
1.2 仪器设备 | 第35页 |
1.3 动物给药 | 第35页 |
1.4 样本收集方法 | 第35-36页 |
1.5 血清指标检测 | 第36-41页 |
1.6 稳态模型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计算 | 第41页 |
1.7 葡萄糖耐受试验(glucosetolerancetest,GTT) | 第41-42页 |
1.8 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 | 第42页 |
1.9 数据处理 | 第42-43页 |
2.实验结果 | 第43-46页 |
2.1 黄连、黄芪-金银花和黄连-黄芪-金银花组合对糖尿病前期大鼠葡萄糖、胰岛素代谢的影响 | 第43-44页 |
2.2 黄连、黄芪-金银花和黄连-黄芪-金银花组合对糖尿病前期大鼠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 第44-45页 |
2.3 黄连、黄芪-金银花和黄连-黄芪-金银花组合对糖尿病前期大鼠肝脏病理学的影响 | 第45-46页 |
3.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微量量热法研究干姜中姜酚类成分对线粒体产热的影响 | 第48-55页 |
1.实验方法 | 第49-51页 |
1.1 实验仪器 | 第49页 |
1.2 实验试剂 | 第49页 |
1.3 实验动物 | 第49页 |
1.4 缓冲液配制 | 第49-50页 |
1.5 大鼠线粒体分离 | 第50页 |
1.6 标准品制备 | 第50页 |
1.7 微量量热法检测 | 第50-51页 |
2.实验结果 | 第51-54页 |
2.1 线粒体标准热谱曲线 | 第51页 |
2.2 6-姜酚、8-姜酚和6-姜烯酚对线粒体热谱曲线的影响 | 第51-52页 |
2.3 热力学参数的计算 | 第52-53页 |
2.4 主成分分析结果 | 第53-54页 |
3.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综合分析 | 第55-5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1.主要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2.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第58页 |
3.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编论著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