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保护学论文--林火论文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土壤抗冲性抗蚀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3页
    1.1 引言第8页
    1.2 火烧迹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页
    1.3 土壤抗冲性研究现状第8-10页
        1.3.1 土壤抗冲性的概念第8-9页
        1.3.2 土壤抗冲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9-10页
    1.4 土壤抗蚀性研究进展第10-11页
        1.4.1 土壤抗蚀性的概念第10页
        1.4.2 土壤抗蚀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1页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1页
    1.6 研究内容第11-13页
2 研究区概况第13-16页
    2.1 地理位置第13页
    2.2 地形地貌第13页
    2.3 气候特征第13页
    2.4 土壤类型第13-14页
    2.5 植被类型第14页
    2.6 森林资源第14页
    2.7 火烧状况第14-16页
3 研究方法第16-19页
    3.1 试验地选择与布设第16页
    3.2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第16页
    3.3 土壤抗冲性测定第16-17页
    3.4 植物根系测定第17页
    3.5 土壤可蚀性测定第17-18页
    3.6 枯落物持水性能测定第18页
    3.7 数据处理第18-19页
4 不同强度火烧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19-27页
    4.1 土壤容重的变化第19-20页
    4.2 土壤孔隙度与持水量的变化第20-22页
    4.3 土壤入渗特征变化第22-24页
        4.3.1 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分析第22-23页
        4.3.2 土壤入渗特征指标与理化性质相关性第23-24页
    4.4 土壤酸碱度的变化第24-25页
    4.5 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第25-27页
5 不同强度火烧迹地土壤抗冲性的变化第27-32页
    5.1 土壤抗冲系数变化第27-28页
    5.2 不同强度火烧对植物根系的影响第28-29页
    5.3 不同强度火烧迹地的枯落物持水性能第29-30页
    5.4 土壤抗冲性的相关性分析第30-32页
6 不同强度火烧迹地的土壤抗蚀性变化第32-36页
    6.1 土壤水稳性指数第32-33页
        6.1.1 土壤崩解速率变化第32页
        6.1.2 土壤水稳性指数变化第32-33页
    6.2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第33-34页
    6.3 土壤抗冲性与抗蚀性相关性分析第34-36页
结论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印度洋大气垂直环流与江淮夏季降水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下一篇:不同强度火烧对大兴安岭天然林土壤黑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