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直线电机概述 | 第10-13页 |
1.2.1 直线电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0-12页 |
1.2.2 直线电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直线电机控制策略 | 第13-17页 |
1.3.1 传统控制策略 | 第14页 |
1.3.2 现代控制策略 | 第14-16页 |
1.3.3 智能控制策略 | 第16-17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PMLSM矢量控制策略 | 第19-33页 |
2.1 矢量控制基本原理 | 第19-22页 |
2.2 PMLSM在dq坐标下的数学模型 | 第22-25页 |
2.3 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原理及数字方法实现 | 第25-31页 |
2.3.1 SVPWM技术原理 | 第26-27页 |
2.3.2 SVPWM数字化实现方法 | 第27-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基于传统PID的PMLSM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研究 | 第33-67页 |
3.1 传统PID控制器 | 第33-35页 |
3.1.1 传统PID控制器原理 | 第33-34页 |
3.1.2 数字PID的实现 | 第34-35页 |
3.2 基于传统PID的PMLSM控制器设计 | 第35-50页 |
3.2.1 电流环控制器设计 | 第35-39页 |
3.2.2 速度环控制器设计 | 第39-44页 |
3.2.3 位置环控制器设计 | 第44-50页 |
3.3 PMLSM控制系统仿真 | 第50-66页 |
3.3.1 对象电机仿真参数计算 | 第50-54页 |
3.3.2 PMLSM控制系统仿真模型搭建 | 第54-57页 |
3.3.3 电流环仿真 | 第57-59页 |
3.3.4 速度环仿真 | 第59-60页 |
3.3.5 位置环仿真 | 第60-6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4章 PMLSM非线性PID控制策略 | 第67-95页 |
4.1 非线性PID控制器 | 第67-83页 |
4.1.1 非线性PID的研究现状 | 第67-68页 |
4.1.2 非线性增益函数设计 | 第68-72页 |
4.1.3 跟踪微分器(TD) | 第72-78页 |
4.1.4 非线性PID的结构形式 | 第78-81页 |
4.1.5 非线性PID稳定性分析 | 第81-83页 |
4.2 非线性PID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 第83-94页 |
4.2.1 基于非线性PID电流环仿真 | 第83-89页 |
4.2.2 基于非线性PID速度环仿真 | 第89-90页 |
4.2.3 基于非线性PID位置环仿真 | 第90-9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5章 伺服控制系统设计与实验验证 | 第95-115页 |
5.1 实验平台总体设计 | 第95-96页 |
5.2 控制器硬件 | 第96-101页 |
5.2.1 控制器电源方案 | 第96-97页 |
5.2.2 电流采样电路 | 第97-99页 |
5.2.3 PWM驱动电路 | 第99-100页 |
5.2.4 位置信号获取电路 | 第100页 |
5.2.5 控制器实物图 | 第100-101页 |
5.3 软件系统设计 | 第101-106页 |
5.3.1 电流采样矫正 | 第102-103页 |
5.3.2 数字测速 | 第103-104页 |
5.3.3 提升DSP代码运行效率 | 第104页 |
5.3.4 调试上位机 | 第104-106页 |
5.4 PMLSM伺服系统实验研究 | 第106-112页 |
5.4.1 实验平台 | 第106-107页 |
5.4.2 电流闭环 | 第107-108页 |
5.4.3 速度闭环 | 第108-110页 |
5.4.4 位置闭环 | 第110-11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2-11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5-117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115-11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1页 |
致谢 | 第121-12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