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1.1.1 背景 | 第10页 |
1.1.2 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2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2 棚户区改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4-23页 |
2.1 棚户区改造相关概念 | 第14-17页 |
2.1.1 城市棚户区 | 第14页 |
2.1.2 国有工矿棚户区 | 第14页 |
2.1.3 国有林区、场棚户区(危旧房) | 第14页 |
2.1.4 国有垦区危房 | 第14-15页 |
2.1.5 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 | 第15页 |
2.1.6 公共租赁住房 | 第15-16页 |
2.1.7 租赁补贴制度 | 第16页 |
2.1.8 经济适用住房 | 第16页 |
2.1.9 限价商品住房 | 第16-17页 |
2.2 其他相邻概念辨析 | 第17页 |
2.2.1 城中村 | 第17页 |
2.2.2 贫民窟 | 第17页 |
2.2.3 旧城改造 | 第17页 |
2.2.4 旧城更新 | 第17页 |
2.3 理论研究基础 | 第17-20页 |
2.3.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7-18页 |
2.3.2 公共投资理论 | 第18-19页 |
2.3.3 社会发展福利理论 | 第19-20页 |
2.3.4 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 | 第20页 |
2.4 内蒙古自治区实施棚户区改造的意义 | 第20-23页 |
2.4.1 棚户区改造可以拉动社会消费的上涨 | 第20-21页 |
2.4.2 推进棚改有助于解决城乡二元化发展难题 | 第21页 |
2.4.3 调整合并土地资源实现资源再生和最大化利用 | 第21页 |
2.4.4 棚改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就业 | 第21页 |
2.4.5 棚改可以降低房地产行业风险 | 第21-23页 |
3 赤峰市铁南棚户区改造现状 | 第23-29页 |
3.1 铁南棚户区改造进展情况 | 第23页 |
3.2 铁南棚户区改造采取的主要做法 | 第23-27页 |
3.2.1 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力度 | 第23页 |
3.2.2 构建五级联动工作机制 | 第23-24页 |
3.2.3 力促“五个先行”到位 | 第24-25页 |
3.2.4 推行"五个一线"工作法 | 第25-26页 |
3.2.5 强化工作措施 | 第26-27页 |
3.2.6 做好征地拆迁工作 | 第27页 |
3.2.7 不断简化审批程序 | 第27页 |
3.2.8 全面公开公示 | 第27页 |
3.3 铁南棚户区取得的成就 | 第27-29页 |
4 赤峰市铁南棚户区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9-33页 |
4.1 赤峰市铁南棚户区改造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4.1.1 在房屋征收工作中缺少司法保障 | 第29-30页 |
4.1.2 资金不足仍是最大问题 | 第30-31页 |
4.1.3 工作机制不畅 | 第31页 |
4.1.4 其他问题 | 第31-32页 |
4.2 赤峰市铁南棚户区改造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3页 |
4.2.1 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32页 |
4.2.2 棚户区改造资金筹措渠道单一 | 第32页 |
4.2.3 工作合力难以形成问题的原因 | 第32页 |
4.2.4 其他问题的原因 | 第32-33页 |
5 国内外相关棚户区改造的经验 | 第33-37页 |
5.1 陕西省澄城县棚户区改造 | 第33-34页 |
5.2 日本横滨市寿町贫民窟改造 | 第34-35页 |
5.3 英国格拉斯哥贫民住区治理 | 第35-37页 |
6 推进赤峰市棚户区改造的对策和建议 | 第37-42页 |
6.1 加强拆迁征收工作的法律保障 | 第37页 |
6.2 加大棚户区改造资金投入 | 第37-39页 |
6.3 创新工作思路破解改造难题 | 第39页 |
6.4 确保棚改工程质量 | 第39-40页 |
6.5 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 第40页 |
6.6 科学制定规划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作者简介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