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10-12页 |
一、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现状 | 第12-18页 |
(一)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概述 | 第12页 |
(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现实需求 | 第12-13页 |
(三)我国目前有关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权利体系 | 第13-14页 |
(四)实务中关于离婚损害赔偿案件的判决现状 | 第14-16页 |
(五)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存在和完善的意义 | 第16-18页 |
二、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面临的司法适用困境 | 第18-25页 |
(一)适用主体过于单一 | 第18页 |
(二)请求权基础选择的混乱以及配偶权规定的缺乏 | 第18-19页 |
(三)适用范围过窄 | 第19-22页 |
(四)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案件中关于证据方面的困境 | 第22页 |
(五)离婚损害赔偿之诉在启动时间上的局限性 | 第22-23页 |
(六)赔偿金额依据的确定以及获赔率较低问题 | 第23-25页 |
三、国际上现存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相关立法经验 | 第25-29页 |
(一)大陆法系国家 | 第25-27页 |
(二)英美法系 | 第27-29页 |
四、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29-40页 |
(一)提出主体和赔偿主体的规定 | 第29-30页 |
(二)请求权基础的明确以及配偶权具体化规定 | 第30-31页 |
(三)适用范围的适当扩大 | 第31-34页 |
(四)证据规则的完善 | 第34-35页 |
(五)离婚损害赔偿之诉在启动时间上的的完善 | 第35-36页 |
(六)赔偿金额的确定以及保障无过错方在执行中获得赔偿金额 | 第36-38页 |
(七)确保相关部门和法院积极发挥作用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个人简历 | 第42-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