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8页 |
1.1 前言 | 第17-3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1.1.2 生物质组成 | 第18-19页 |
1.1.3 生物质资源的转化利用方式 | 第19-25页 |
1.1.4 生物质基平台分子的研究进展 | 第25-35页 |
1.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35-37页 |
1.3 项目来源及经费支持 | 第37-38页 |
第二章 竹粉在乙醇中的直接液化研究 | 第38-55页 |
2.1 引言 | 第3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8-40页 |
2.2.1 原料和试剂 | 第38-39页 |
2.2.2 仪器 | 第39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39页 |
2.2.4 分析方法 | 第39-4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0-54页 |
2.3.1 竹粉原料化学组成及元素分析 | 第40页 |
2.3.2 竹粉在乙醇中的液化 | 第40-44页 |
2.3.3 竹粉在乙醇-苯酚中的液化 | 第44-49页 |
2.3.4 液化残渣的性能表征 | 第49-5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三章 模型化合物在乙醇中液化为糖苷的研究 | 第55-74页 |
3.1 引言 | 第5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5-59页 |
3.2.1 原料和试剂 | 第55-56页 |
3.2.2 仪器 | 第56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56-57页 |
3.2.4 分析方法 | 第57-5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9-73页 |
3.3.1 过程变量对木糖生成木糖苷的影响规律 | 第59-66页 |
3.3.2 过程变量对葡萄糖生成葡萄糖苷的影响规律 | 第66-71页 |
3.3.3 过程变量对淀粉和纤维素生成葡萄糖苷的影响 | 第71-7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四章 竹粉在乙醇中液化为糖苷的研究 | 第74-90页 |
4.1 引言 | 第74-7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5-79页 |
4.2.1 原料和试剂 | 第75-76页 |
4.2.2 仪器 | 第76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76页 |
4.2.4 分离方法 | 第76页 |
4.2.5 分析方法 | 第76-7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9-88页 |
4.3.1 过程变量对竹粉生成糖苷的影响规律 | 第79-84页 |
4.3.2 竹粉在乙醇中醇解机理的初步探讨 | 第84-87页 |
4.3.3 产物糖苷的FT-IR分析 | 第87-88页 |
4.3.4 产物糖苷的TG分析 | 第8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五章 竹粉在乙醇中液化为多酚的研究 | 第90-108页 |
5.1 引言 | 第90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90-93页 |
5.2.1 原料和试剂 | 第90-91页 |
5.2.2 仪器 | 第91页 |
5.2.3 实验方法 | 第91-92页 |
5.2.4 分析方法 | 第92-93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93-107页 |
5.3.1 温度对竹粉主要成分液化的影响 | 第93-96页 |
5.3.2 操作条件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 第96-97页 |
5.3.3 多酚产物的分析 | 第97-10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六章 液膜分离多酚和糖苷的研究 | 第108-119页 |
6.1 引言 | 第108-109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109-112页 |
6.2.1 仪器和试剂 | 第109-110页 |
6.2.2 实验方法 | 第110-111页 |
6.2.3 液膜表征 | 第111-112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12-118页 |
6.3.1 膜组成对多酚去除率的影响 | 第112-117页 |
6.3.2 液膜的表征 | 第117-11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9-122页 |
7.1 结论 | 第119-120页 |
7.2 主要创新点 | 第120-121页 |
7.3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6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136-137页 |
致谢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