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导论 | 第8-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1.2.1 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相关研究 | 第9-11页 |
1.2.2 产业集聚相关研究 | 第11页 |
1.2.3 创新价值链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2.4 产业集聚与创新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3-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2 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 | 第19-28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1.1 新古典微观区位论 | 第19-20页 |
2.1.2 集聚外部性理论 | 第20-22页 |
2.1.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第22页 |
2.1.4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第22-23页 |
2.2 产业集聚对创新效率的理论分析 | 第23-28页 |
2.2.1 规模集聚与创新效率 | 第24-25页 |
2.2.2 空间集聚与创新效率 | 第25-26页 |
2.2.3 规模集聚与空间集聚的交互作用与创新效率 | 第26-28页 |
3 省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测算与产业集聚的度量 | 第28-36页 |
3.1 数据说明 | 第28页 |
3.2 技术创新效率的测算 | 第28-33页 |
3.2.1 随机前沿分析模型 | 第28-29页 |
3.2.2 指标说明与结果分析 | 第29-33页 |
3.3 产业集聚的度量 | 第33-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产业集聚对省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计量分析 | 第36-45页 |
4.1 模型构建 | 第36-38页 |
4.1.1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第36-38页 |
4.1.2 空间权重矩阵 | 第38页 |
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8-44页 |
4.2.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第38-39页 |
4.2.2 空间计量模型检验 | 第39-40页 |
4.2.3 空间计量估计结果 | 第40-43页 |
4.2.4 稳健性检验 | 第43-4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产业集聚对省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检验 | 第45-52页 |
5.1 模型构建 | 第45页 |
5.2 门槛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45-51页 |
5.2.1 门槛效应的检验 | 第45-47页 |
5.2.2 门槛效应的估计结果与分析 | 第47-49页 |
5.2.3 时间异质性 | 第49-5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6 产业集聚视角下省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第52-59页 |
6.1 模型构建 | 第52-54页 |
6.1.1 传统收敛模型 | 第52页 |
6.1.2 考虑空间因素的收敛模型 | 第52-54页 |
6.2 实证估计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6.2.1 模型检验 | 第54-55页 |
6.2.2 实证分析 | 第55-57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9-62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9-60页 |
7.2 政策建议 | 第60-61页 |
7.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在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