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论 | 第9-19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2.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1.基本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2.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研究内容 | 第17页 |
2.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1.本项研究的新意所在 | 第18页 |
2.本项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一、内蒙古监企分开改革的背景分析 | 第19-23页 |
(一)中国监狱管理体制改革历史回顾 | 第19-21页 |
1.20 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监狱管理体制 | 第19-20页 |
2.20 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监狱管理体制 | 第20页 |
3.21 世纪监狱管理体制 | 第20-21页 |
(二)监企分开的必要性和具体内容 | 第21-23页 |
1.中国实行监企分开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2.监企分开的内容 | 第22-23页 |
二、内蒙古监企关系的演变及监企分开改革情况分析 | 第23-38页 |
(一)内蒙古监企关系的演变 | 第23-28页 |
1.计划经济体制下内蒙古监狱“监企合一”模式 | 第23-25页 |
2.改革开放过程中内蒙古“监企适度分离”模式 | 第25-26页 |
3.监狱体制改革中内蒙古“监企分开”模式 | 第26-28页 |
(二)内蒙古监企分开改革进展情况 | 第28-31页 |
1.职能分开情况 | 第28页 |
2.机构分开情况 | 第28-30页 |
3.人员分开情况 | 第30-31页 |
4.资产分开情况 | 第31页 |
5.财务分开情况 | 第31页 |
(三)改革后内蒙古监狱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 第31-38页 |
1.监狱企业产业状况 | 第31-34页 |
2.监狱企业经营状况 | 第34-37页 |
3.监狱企业管理状况 | 第37-38页 |
三、内蒙古监企分开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8-45页 |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8-41页 |
1.监企责任划分不明 | 第38页 |
2.监狱企业经济压力增大 | 第38-39页 |
3.监狱劳动改造制度和运行机制不完善 | 第39页 |
4.服刑人员劳动项目不适应劳动改造需求 | 第39-40页 |
5.监狱企业民警的积极性不高 | 第40页 |
6.监狱企业管理不适应监狱企业发展需求 | 第40-41页 |
(二)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1-45页 |
1.监狱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性 | 第41-42页 |
2.国家法律保障不完备 | 第42页 |
3.监狱企业功能定位不明确 | 第42-43页 |
4.监狱企业管理人员身份的双重性 | 第43页 |
5.企业管理水平落后 | 第43-45页 |
四、推动内蒙古监企分开改革的对策建议 | 第45-51页 |
(一)完善监狱经费财政保障机制 | 第45-46页 |
1.建立监狱经费动态增长机制 | 第45页 |
2.建立科学的分类保障机制 | 第45页 |
3.提高自身经费保障能力 | 第45-46页 |
(二)加快监狱企业法治化进程 | 第46-47页 |
1.修改和完善《监狱法》 | 第46页 |
2.对监狱企业进行立法 | 第46页 |
3.完善劳动改造相关制度 | 第46-47页 |
(三)加强警察队伍建设 | 第47-48页 |
1.整合警力,完善配比 | 第47-48页 |
2.提升民警管理水平,提高民警综合素质 | 第48页 |
(四)找准监狱企业功能定位,为服刑人员劳动改造服务 | 第48-51页 |
1.找准监企企业功能定位 | 第48-49页 |
2.调整劳动项目结构,适应劳动改造需求 | 第49页 |
3.加强监狱企业管理,提高劳动改造质量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