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山县石漠化遥感监测及成因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石漠化遥感监测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石漠化成因分析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主要存在问题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6-21页 |
2.1 自然条件概况 | 第16-19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6页 |
2.1.2 地质环境 | 第16-17页 |
2.1.3 地貌状况 | 第17-18页 |
2.1.4 气候与植被 | 第18-19页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第19-21页 |
第3章 数据的选择和处理 | 第21-28页 |
3.1 数据的选择 | 第21-24页 |
3.1.1 遥感影像数据的选择 | 第21-22页 |
3.1.2 其他数据的选择 | 第22-24页 |
3.2 数据的处理 | 第24-28页 |
3.2.1 遥感数据的处理 | 第24-26页 |
3.2.2 其他数据的处理 | 第26-28页 |
第4章 面向对象的石漠化遥感监测研究 | 第28-37页 |
4.1 面向对象图像分析方法 | 第28页 |
4.2 石漠化分级指标体系的选取 | 第28-29页 |
4.3 面向对象分类步骤 | 第29-32页 |
4.3.1 影像的分割与合并 | 第29-30页 |
4.3.2 图像的分类 | 第30页 |
4.3.3 结果的输出 | 第30-32页 |
4.4 分类精度 | 第32-37页 |
4.4.1 分类精度评价 | 第32页 |
4.4.2 基于面向对象的分类结果精度评价 | 第32-37页 |
第5章 基于Markov模型的演变预测 | 第37-42页 |
5.1 Markov模型原理 | 第37-38页 |
5.2 石漠化动态演变预测 | 第38-42页 |
5.2.1 初始状态概率的确定 | 第38页 |
5.2.2 转移概率矩阵的确定 | 第38-40页 |
5.2.3 预测结果与评价 | 第40-42页 |
第6章 GIS辅助下石漠化成因机理分析 | 第42-65页 |
6.1 碳酸盐岩岩性 | 第42-45页 |
6.2 坡度 | 第45-49页 |
6.3 海拔高程 | 第49-52页 |
6.4 植被 | 第52-59页 |
6.4.1 植被覆盖度的反演 | 第52-58页 |
6.4.2 新增植被面积 | 第58-59页 |
6.5 气候因子 | 第59-60页 |
6.6 人为因素与石漠化 | 第60-63页 |
6.7 小结 | 第63-65页 |
第7章 结论和不足 | 第65-67页 |
7.1 结论 | 第65-66页 |
7.2 不足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附录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