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中落第士子旅途奇遇题材小说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一、落第士子生存状况及心态 | 第14-28页 |
(一)主要活动及生存状况 | 第15-24页 |
1.寓居京城以期再第 | 第16-19页 |
2.游历四处增长见闻 | 第19-24页 |
(二)主要心态 | 第24-28页 |
1.积极进取之心 | 第24-25页 |
2.沮丧羞愧之心 | 第25-26页 |
3.遁世归隐之心 | 第26-28页 |
二、旅途奇遇小说类型及落第士子归宿 | 第28-35页 |
(一)旅途奇遇小说类型 | 第28-33页 |
1.遇神仙 | 第28-30页 |
2.遇鬼怪 | 第30-31页 |
3.遇僧道 | 第31-33页 |
(二)落第士子最终归宿 | 第33-35页 |
1.半途修仙修道 | 第33页 |
2.半途死于非命 | 第33页 |
3.重回京城考举 | 第33-35页 |
三、旅途奇遇小说内容与艺术上的独特性 | 第35-45页 |
(一)内容题材的独特性 | 第35-38页 |
1.落第士子与异类女子的婚恋 | 第35-36页 |
2.落第士子成仙与悟道的故事 | 第36-38页 |
(二)情节安排的独特性 | 第38-41页 |
1.现实与梦境交互 | 第38-39页 |
2.现在与未来重合 | 第39-40页 |
3.人类与异类相惜 | 第40-41页 |
(三)艺术手法的独特性 | 第41-45页 |
1.多种叙事角度的灵活运用 | 第41-43页 |
2.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 第43-44页 |
3.寓理于事,以事明理的教化功能 | 第44-45页 |
四、旅途奇遇小说的价值与影响 | 第45-51页 |
(一)文学与文化价值 | 第45-48页 |
1.丰富了唐传奇的内容 | 第45页 |
2.反映了唐代社会现实 | 第45-47页 |
3.提高了唐代文言小说的艺术水准 | 第47-48页 |
(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 第48-51页 |
1.对明代文学的影响 | 第48-49页 |
2.对清代文学的影响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