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法理学的三副面孔--与分析伦理学对比观察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面孔Ⅰ:“实证主义” | 第11-22页 |
(一) 实证主义、法律实证主义与伦理实证主义 | 第11-16页 |
1. 实证主义影响了法律实证主义吗? | 第12-13页 |
2. 实证主义影响了伦理实证主义吗? | 第13-16页 |
(二) 寻根溯源: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传统 | 第16-22页 |
1. 法律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 | 第16-18页 |
2. 伦理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 | 第18-22页 |
二、面孔Ⅱ:“分析主义” | 第22-31页 |
(一) 分析伦理学的语言分析方法 | 第22-26页 |
1. 符号语言分析 | 第22-24页 |
2. 日常语言分析 | 第24-26页 |
(二) 分析法理学的语言分析方法 | 第26-31页 |
1. 概念分析的传统模式 | 第26-28页 |
2. 概念分析的语用模式 | 第28-31页 |
三、面孔Ⅲ:“元理论” | 第31-39页 |
(一) 分析伦理学作为“元伦理学” | 第31-34页 |
1. 规范伦理学与分析伦理学 | 第31-32页 |
2. “元伦理学”的深层逻辑 | 第32-34页 |
(二) 分析法理学作为“元法理学” | 第34-39页 |
1. 规范法理学与分析法理学 | 第34-36页 |
2. “元法理学”的范围 | 第36-39页 |
四、总结:分析法理学的“三位一体”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