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燃气轮机(燃气透平)论文--各种类型的燃气轮机论文

微燃机分布式能源系统建模仿真与优化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4-20页
    1.1 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第14-15页
    1.2 微燃机冷热电联供系统简介第15-16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8页
    1.4 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微燃机热力过程分析与建模仿真第20-38页
    2.1 微燃机内部系统配置第20-21页
    2.2 微燃机工作原理分析第21-22页
    2.3 微燃机热力学过程分析第22-24页
    2.4 微燃机热力过程数学物理方程第24-30页
        2.4.1 进气管模块(0-1 过程)第25-26页
        2.4.2 压气机模块(1-2 过程)第26-27页
        2.4.3 回热器模块(2-3 以及 5-6 过程)第27页
        2.4.4 燃烧室模块(3-4 过程)第27-29页
        2.4.5 透平模块(4-5 过程)第29页
        2.4.6 发电机模块第29-30页
    2.5 数学建模过程第30-33页
        2.5.1 进气管模块第30页
        2.5.2 压气机模块第30-31页
        2.5.3 回热器模块第31页
        2.5.4 燃烧室模块第31-32页
        2.5.5 透平模块第32页
        2.5.6 发电机模块第32-33页
    2.6 微燃机仿真模型验证第33-35页
    2.7 本章小结第35-38页
第3章 溴化锂吸收式机组工作热力过程分析与建模仿真第38-52页
    3.1 溴化锂机组工作热力工程分析第38-41页
        3.1.1 制冷烟气模式第39页
        3.1.2 制冷直燃模式第39页
        3.1.3 制冷补燃模式第39-40页
        3.1.4 制热烟气模式第40页
        3.1.5 制热直燃模式第40-41页
        3.1.6 制热补燃模式第41页
    3.2 吸收式制冷机组建模仿真过程分析第41-43页
        3.2.1 烟气制冷模式建模分析第41-43页
        3.2.2 制冷补燃模式建模分析第43页
    3.3 制热过程及仿真建模过程分析第43-44页
        3.3.1 烟气制热模式建模分析第43-44页
        3.3.2 烟气补燃模式建模分析第44页
    3.4 溴化锂制冷机组工作模式数学建模第44-47页
        3.4.1 烟气制冷模式数学建模第44-45页
        3.4.2 补燃制冷/热模式数学建模第45页
        3.4.3 烟气制热模式数学建模第45-46页
        3.4.4 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整体仿真模型第46-47页
    3.5 溴化锂制冷机组模型验证第47-50页
        3.5.1 烟气质量流量对制冷量的影响第47-48页
        3.5.2 微燃机废气进.温度对制冷量的影响第48页
        3.5.3 冷却水进.温度对制冷量的影响第48-49页
        3.5.4 冷冻水出.温度对制冷量的影响第49页
        3.5.5 烟气体积流量对制热量的影响第49-50页
        3.5.6 微燃机废气进.温度对制热量的影响第50页
    3.6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4章 微燃机CCHP系统运行配置优化第52-64页
    4.1 系统优化分析第52-53页
    4.2 建模研究第53-56页
        4.2.1 优化公式第53-56页
        4.2.2 优化模型第56页
    4.3 项目验证第56-62页
        4.3.1 示范大楼概况及负荷分析第56-57页
        4.3.2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供能方案第57页
        4.3.3 系统经济性优化第57-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5章 某研发大楼微燃机CCHP系统模拟研究第64-76页
    5.1 微燃机CCHP系统第64-65页
        5.1.1 微燃机CCHP系统仿真模型第64页
        5.1.2 微燃机CCHP系统运行策略第64-65页
    5.2 研发大楼综合用能情况第65-69页
        5.2.1 研发大楼电负荷分析第65-66页
        5.2.2 研发大楼冷/热负荷分析第66-69页
    5.3 研发大楼微燃机CCHP系统动态能耗分析第69-74页
        5.3.1 微燃机能流分析第69-70页
        5.3.2 系统能流分析第70-73页
        5.3.3 系统能源利用率分析第73-74页
    5.4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6.1 结论第76-77页
    6.2 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2-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铜质均热板制造工艺及其传热性能分析
下一篇:基于6LoWPAN的无线传感网在智慧路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