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催化剂(触媒)论文

针铁矿—石墨烯复合体表面修饰介孔载体光芬顿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降解苯酚废水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6-18页
        1.1.1 煤化工污水处理现状第16-17页
        1.1.2 芬顿技术的发展与挑战第17-18页
    1.2 光芬顿技术研究进展第18-24页
        1.2.1 均相光芬顿氧化技术第18-21页
        1.2.2 异相光芬顿氧化技术第21-24页
    1.3 基于石墨烯催化材料概述第24-26页
        1.3.1 氧化石墨烯还原处理技术第25页
        1.3.2 铁基石墨烯复合催化材料第25-26页
        1.3.3 石墨烯-载体复合催化材料第26页
    1.4 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6-28页
第二章 实验研究与方法第28-36页
    2.1 实验器材第28-29页
        2.1.1 试剂第28页
        2.1.2 仪器第28-29页
    2.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29-31页
        2.2.1 催化剂的制备原理第29-30页
        2.2.2 催化剂的制备步骤第30-31页
        2.2.3 对照组实验催化材料制备第31页
    2.3 实验方法第31-33页
        2.3.1 实验用光源的设计第31-32页
        2.3.2 光芬顿降解实验装置第32页
        2.3.3 光芬顿反应降解苯酚实验第32-33页
        2.3.4 光芬顿催化剂的优化与效能研究第33页
    2.4 分析方法第33-36页
        2.4.1 催化剂表征方法第33页
        2.4.2 苯酚浓度、COD和TOC测定第33-34页
        2.4.3 铁离子和H_2O_2测定第34页
        2.4.4 紫外光谱扫描第34页
        2.4.5 降解实验其他参数测定第34-36页
第三章 催化剂的表征第36-46页
    3.1 SEM&TEM电镜分析第36-38页
    3.2 XRD分析第38-39页
    3.3 XPS分析第39-41页
    3.4 FTIR光谱分析第41页
    3.5 Raman光谱分析第41-42页
    3.6 UV-Vis DRS光谱分析第42页
    3.7 N_2-TGA与H_2-TPR数据分析第42-44页
    3.8 BET&BJH分析第44-45页
    3.9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光芬顿催化剂的优化与催化效能评价第46-64页
    4.1 gh/α-FeOOH负载型催化剂的优化第46-53页
        4.1.1 不同载体催化剂的效能比较第46-48页
        4.1.2 光芬顿与暗芬顿体系效能比较第48-49页
        4.1.3 gh/α-FeOOH负载型催化剂光芬顿体系能耗计算第49页
        4.1.4 gh/α-FeOOH负载型催化剂反应活化能计算第49-50页
        4.1.5 H_2O_2消耗和铁离子溶出比较第50-52页
        4.1.6 紫外光谱分析第52-53页
    4.2 催化剂组合元素的优化第53-56页
        4.2.1 GO溶液用量优化第53-54页
        4.2.2 Fe~(2+)试剂用量优化第54-55页
        4.2.3 GO/Fe~(2+)比例优化第55-56页
    4.3 催化剂组合要素协同增强作用的考察第56-59页
        4.3.1 铁氧化物晶型对催化剂效能的影响第56-57页
        4.3.2 石墨烯对催化剂效能的影响第57页
        4.3.3 元素组合方式对催化剂效能的影响第57-59页
    4.4 铁溶出均相光降解作用的影响第59-60页
    4.5 二元金属改性材料催化性能的考察第60-62页
    4.6 催化剂效能稳定性的测试第62-63页
    4.7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光芬顿催化降解反应体系影响因素的研究第64-82页
    5.1 水体pH条件的影响第64-65页
    5.2 催化剂和双氧水投加量的影响第65-67页
        5.2.1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第65-66页
        5.2.2 双氧水用量的影响第66-67页
        5.2.3 Cata/H_2O_2比例的优化第67页
    5.3 不同苯酚初始浓度的影响第67-68页
    5.4 不同光源条件的影响第68-71页
    5.5 不同阴离子的影响第71-74页
    5.6 小分子有机酸和天然有机物的影响第74-77页
        5.6.1 小分子有机酸对gh/α-FeOOH-Al-MCM光芬顿反应体系的影响第74-76页
        5.6.2 天然有机物对gh/α-FeOOH-Al-MCM光芬顿反应体系的影响第76-77页
    5.7 曝气条件和叔丁醇(TBA)的影响第77-79页
        5.7.1 曝气条件对gh/α-FeOOH-Al-MCM光芬顿反应体系的影响第77-78页
        5.7.2 TBA的掺进对gh/α-FeOOH-Al-MCM光芬顿反应体系的影响第78-79页
    5.8 降解反应机理推断第79-81页
    5.9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六章 结论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90页
致谢第90-92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2-94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94-95页
附件第95-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型天然气装置净化及液化流程模拟与优化
下一篇:全色系热塑性聚氨酯色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