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乌素露天煤矿端帮陡帮开采边坡稳定性分析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变量注释表 | 第16-17页 |
1 绪论 | 第17-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7-18页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8-2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2 边坡稳定性研究与分析方法 | 第23-34页 |
2.1 露天煤矿端帮边坡构成特征 | 第23-24页 |
2.2 端帮边坡稳定性理论 | 第24-27页 |
2.3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27-31页 |
2.4 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 | 第31-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哈尔乌素露天煤矿端帮陡帮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34-51页 |
3.1 哈尔乌素露天煤矿概况 | 第34-38页 |
3.2 端帮典型剖面的选取 | 第38-41页 |
3.3 端帮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 第41-50页 |
3.4 边坡稳定性评价 | 第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 边坡稳定的敏感性分析 | 第51-58页 |
4.1 敏感性分析的基本概念 | 第51-52页 |
4.2 敏感性因素的确定 | 第52-55页 |
4.3 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 第55-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5 端帮陡帮开采方案研究 | 第58-69页 |
5.1 南端帮陡帮开采方案的优选 | 第58-62页 |
5.2 北端帮陡帮开采方案的优选 | 第62-66页 |
5.3 端帮边坡优化的开拓运输系统布置 | 第66-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6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作者简历 | 第74-7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