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热处理论文--铝及其合金的热处理论文

退火工艺对高纯铝箔微观组织及织构影响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1 绪论第8-25页
    1.1 铝电解电容器简介第8-9页
    1.2 电容器用铝箔的发展第9-12页
    1.3 电容器用铝箔的国内外现状第12-13页
    1.4 电容器阳极铝箔的特性第13页
    1.5 高纯铝的回复、形核与再结晶第13-17页
    1.6 立方织构的形成机理第17-18页
    1.7 化学成分对铝箔立方织构的影响第18-20页
        1.7.1 Fe元素的影响第18页
        1.7.2 Si元素的影响第18-19页
        1.7.3 Cu元素的影响第19-20页
        1.7.4 Mg元素的影响第20页
    1.8 加工工艺对立方织构的影响第20-23页
        1.8.1 均匀化处理第21页
        1.8.2 热轧工艺第21页
        1.8.3 中间退火及冷轧变形量第21-22页
        1.8.4 最终退火工艺第22-23页
    1.9 阳极铝箔电化学腐蚀工艺简介第23-24页
    1.10 本文研究的内容、意义及目的第24-25页
2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第25-34页
    2.1 实验材料第25页
    2.2 工艺路线第25-26页
    2.3 冷轧工艺流程第26-27页
    2.4 退火工艺第27-28页
    2.5 光学显微组织观察第28-29页
        2.5.1 偏光原理第28页
        2.5.2 偏光实验设备及材料第28页
        2.5.3 偏光实验制样第28-29页
    2.6 微区晶粒取向分析第29-30页
        2.6.1 EBSD原理第29页
        2.6.2 EBSD制样及实验第29-30页
        2.6.3 微观晶粒取向观察及分析第30页
    2.7 宏观织构检测及分析第30-34页
        2.7.1 取向分布函数(ODF)第31页
        2.7.2 X射线衍射(XRD)第31-32页
        2.7.3 XRD设备及实验第32-34页
3 成品退火中不同加热方式对高纯铝箔微观组织及织构的影响第34-50页
    3.1 不同加热方式条件对高纯铝箔微观组织的影响第34-40页
        3.1.1 到温入炉对高纯铝箔光学显微组织的影响第34-38页
        3.1.2 随炉升温对高纯铝箔光学显微组织的影响第38-40页
    3.2 不同加热方式对高纯铝箔微区晶粒取向的影响第40-44页
        3.2.1 到温入炉对高纯铝箔微区晶粒取向的影响第40-42页
        3.2.2 随炉升温对高纯铝箔微区晶粒取向的影响第42-44页
    3.3 不同加热方式对高纯铝箔宏观织构的影响第44-49页
        3.3.1 到温入炉对高纯铝箔宏观织构的影响第44-47页
        3.3.2 随炉升温对高纯铝箔宏观织构的影响第47-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4 中间退火温度和成品退火加热速率对高纯铝箔微观组织及结构的影响第50-59页
    4.1 微区晶粒取向分析第50-51页
    4.2 晶粒织构成分分析第51-52页
    4.3 取向分布函数 (ODF) 分析第52-54页
    4.4 织构含量变化分析第54-55页
    4.5 再结晶分数的分析第55-56页
    4.6 再结晶晶粒尺寸的变化分析第56-58页
    4.7 本章小结第58-59页
5 结论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声发射的机械断裂定位研究
下一篇:大型挤压筒复杂服役条件下蠕变疲劳损伤机理与寿命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