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24页 |
| 1.1 非金属夹杂物概述 | 第8-12页 |
| 1.1.1 非金属夹杂物来源及分类 | 第8-10页 |
| 1.1.2 夹杂物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 第10-12页 |
| 1.2 点状夹杂物概述 | 第12-15页 |
| 1.2.1 点状夹杂物的来源 | 第12页 |
| 1.2.2 点状夹杂物的分类 | 第12-13页 |
| 1.2.3 点状夹杂物的生成规律 | 第13-15页 |
| 1.2.4 点状夹杂物的危害 | 第15页 |
| 1.3 点状夹杂物的控制 | 第15-23页 |
| 1.3.1 精炼渣 | 第15-18页 |
| 1.3.2 点状夹杂物变性研究 | 第18-19页 |
| 1.3.3 精炼工艺 | 第19-21页 |
| 1.3.4 钢中Ca、Mg的控制 | 第21-23页 |
| 1.4 课题的提出 | 第23-24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 2.1 热力学软件Factsage简介 | 第24-25页 |
| 2.2 基本热力学数据 | 第25-26页 |
| 2.3 采样与分析 | 第26-28页 |
| 3 点状夹杂物生成热力学研究 | 第28-38页 |
| 3.1 铝脱氧热力学 | 第28-29页 |
| 3.2 镁铝尖晶石生成热力学 | 第29-31页 |
| 3.3 钙铝酸盐夹杂物生成热力学 | 第31-34页 |
| 3.4 CaO-MgO-A12O3-SiO2夹杂物生成热力学分析 | 第34-36页 |
| 3.5 小结 | 第36-38页 |
| 4 钢水中钙、镁析出热力学研究 | 第38-48页 |
| 4.1 精炼过程(CaO)还原反应的热力学 | 第38-39页 |
| 4.2 影响还原渣中CaO的因素 | 第39-42页 |
| 4.2.1 温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 4.2.2 碱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 4.2.3 溶解氧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 4.3 影响钢水中钙、镁析出的因素 | 第42-47页 |
| 4.3.1 碱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 4.3.2 渣中Al2O3的影响 | 第43-44页 |
| 4.3.3 渣中的影响 | 第44-45页 |
| 4.3.4 渣中FeO的影响 | 第45页 |
| 4.3.5 钢水中酸溶铝的影响 | 第45-46页 |
| 4.3.6 温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 4.4 小结 | 第47-48页 |
| 5 渣-钢脱硫反应热力学研究 | 第48-54页 |
| 5.1 理论基础 | 第48页 |
| 5.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 5.2.1 炉渣氧化性组元对Ls的影响 | 第48-49页 |
| 5.2.2 精炼渣中MgO对Ls的影响 | 第49-50页 |
| 5.2.3 碱度对Ls的影响 | 第50-51页 |
| 5.2.4 精炼渣中Al2O3对Ls的影响 | 第51-52页 |
| 5.3 小结 | 第52-54页 |
| 6 工业试验 | 第54-58页 |
| 6.1 试验条件 | 第54页 |
| 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4-57页 |
| 6.2.1 精炼脱硫效果分析 | 第54-55页 |
| 6.2.2 夹杂物成分变化 | 第55-57页 |
| 6.3 小结 | 第57-58页 |
| 7 结论和建议 | 第58-60页 |
| 7.1 结论 | 第58页 |
| 7.2 建议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 致谢 | 第66-68页 |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