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禽论文--鸭论文

我国部分地方鸭品种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

中文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缩略词说明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43页
    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第14-18页
        1.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第14-15页
        1.2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第15-18页
            1.2.1 畜禽遗传资源保种理论第16页
            1.2.2 畜禽遗传资源保种方法第16-18页
    2 我国地方鸭种起源及品种资源概况第18-43页
        2.1 我国地方鸭品种起源与进化第18页
        2.2 我国地方鸭品种遗传资源概况第18-20页
        2.3 地方鸭品种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研究进展第20-29页
            2.3.1 形态水平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第22页
            2.3.2 细胞水平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第22-23页
            2.3.3 生化水平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第23-24页
            2.3.4 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第24-29页
        2.4 SSR标记及其在家禽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第29-38页
            2.4.1 SSR DNA的发现、结构及分布第29-30页
            2.4.2 SSR DNA多态性形成的机制及研究方法第30-32页
            2.4.3 SSR标记的优点第32-33页
            2.4.4 SSR标记研究的方法第33-34页
            2.4.5 SSR标记在畜禽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第34-37页
            2.4.6 SSR标记的缺陷与不足第37-38页
        2.5 mtDNA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第38-40页
        2.6 系统发育树构建方法第40-41页
            2.6.1 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第40页
            2.6.2 最小二乘法(LS)第40页
            2.6.3 最小进化法(ME)第40页
            2.6.4 邻接法(NJ)第40-41页
            2.6.5 最大简约法(MP)第41页
            2.6.6 最大似然法(ML)第41页
        2.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41-43页
第二章 基于STR分型技术分析我国部分地方鸭品种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第43-7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3-50页
        1.1 样本采集第43-44页
        1.2 SSR引物选择第44页
        1.3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44-45页
            1.3.1 主要仪器设备第44页
            1.3.2 主要试剂第44-45页
        1.4 主要溶液的配制第45页
        1.5 鸭基因组总DNA提取第45页
        1.6 PCR反应体系及程序的优化第45-46页
        1.7 PCR产物检测第46-47页
            1.7.1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第46页
            1.7.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硝酸银染色第46-47页
        1.8 基于丙烯酰胺凝胶的基因型判定第47页
        1.9 荧光引物的筛选与组合第47页
        1.10 多色PCR扩增产物ABI-3730XL DNA Analyzer检测第47页
        1.11 统计原理与基因型判定方法第47-50页
            1.11.1 统计原理第47-49页
            1.11.2 基因型判定方法第49-50页
        1.12 聚类方法第50页
    2 结果第50-73页
        2.1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50-51页
        2.2 普通PCR扩增产物PAGE电泳检测第51-52页
        2.3 筛选的标记引物及其组合第52-53页
        2.4 荧光PCR产物的STR分型第53-54页
        2.5 所选SSR座位的遗传参数第54-55页
        2.6 引物在单个群体中的群体遗传学参数第55-57页
            2.6.1 等位基因数第55页
            2.6.2 多态信息含量第55-56页
            2.6.3 杂合度第56页
            2.6.4 优势等位基因及频率第56页
            2.6.5 特有等位基因及频率第56-57页
            2.6.6 共有等位基因第57页
        2.7 F统计量第57-58页
        2.8 单个群体的遗传学参数分析第58-59页
        2.9 遗传距离与其初步应用第59-63页
            2.9.1 遗传距离第59-60页
            2.9.2 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第60-61页
            2.9.3 基于遗传距离的分化时间推测第61-62页
            2.9.4 基于遗传距离的杂种优势预测第62-63页
        2.10 PCA分析第63-65页
        2.11 群体结构分析第65-73页
    3 讨论第73-76页
        3.1 各群体的样本含量第73页
        3.2 SSR引物的选择及标记第73-74页
        3.3 群体遗传学参数与遗传距离第74-75页
        3.4 PCA与Structure程序分析第75-76页
第三章 基于MTDNA D-LOOP区序列分析我国部分地方鸭品种的遗传结构第76-88页
    1 材料和方法第76-77页
        1.1 实验材料第76页
        1.2 实验方法第76-77页
            1.2.1 mt DNA提取第76页
            1.2.2 mtDNA D-loop区扩增第76-77页
        1.3 统计分析第7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7-86页
        2.1 mtDNA D-loop区扩增效果及测序结果第77-78页
        2.2 鸭mtDNA D-loop区的碱基组成第78-79页
        2.3 鸭mtDNAD-loop区遗传结构第79-80页
        2.4 鸭mt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第80-84页
        2.5 聚类分析第84-85页
        2.6 Network网络图分析第85-86页
    3 讨论第86-88页
第四章 基于COI基因序列分析我国部分地方鸭品种的遗传结构第88-9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8-89页
        1.1 实验材料第88页
        1.2 实验方法第88-89页
            1.2.1 mtDNA的提取第88页
            1.2.2 mtDNA COI基因的扩增第88-89页
        1.3 统计分析第89页
    2 结果第89-97页
        2.1 鸭COI基因扩增效果及测序结果第89-90页
        2.2 鸭COI基因的碱基组成第90-91页
        2.3 鸭COI基因的遗传多样性第91-94页
        2.4 聚类分析第94-96页
        2.5 Network网络图分析第96-97页
    3 讨论第97-99页
第五章 巢湖鸭异地小群保种效果监测第99-103页
    1 材料和方法第99页
        1.1 实验材料第99页
        1.2 实验方法第99页
            1.2.1 血样采集与基因组DNA提取第99页
            1.2.2 SSR引物的选择与数据处理第9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9-101页
        2.1 荧光PCR扩增产物检测分型结果第99-100页
        2.2 保种群体与原产地群体优势等位基因的比较第100页
        2.3 保种群体与原产地群体He、PIC的比较第100-101页
    3 讨论第101-103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14页
附录第114-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21-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创手术技术安装小型猪消化道瘘管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白菜花粉发育相关microRNA的筛选鉴定与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