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增强现实服务的业务前置服务器软件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背景介绍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增强现实的技术应用 | 第11-12页 |
1.2.2 移动增强现实的优化 | 第12-13页 |
1.2.3 移动增强现实的发展 | 第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论文组织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基础 | 第16-31页 |
2.1 高性能服务器程序框架 | 第16-18页 |
2.1.1 服务器的模型 | 第16-17页 |
2.1.2 两种高效的I/O多路复用模式 | 第17-18页 |
2.2 互联网数据传输 | 第18-23页 |
2.2.1 套接字通信 | 第18-21页 |
2.2.2 HTTP通信协议 | 第21-22页 |
2.2.3 FTP通信协议 | 第22-23页 |
2.3 Linux下多进程以及多线程编程 | 第23-25页 |
2.3.1 多进程编程 | 第23-24页 |
2.3.2 多线程编程 | 第24-25页 |
2.4 分布式文件系统FastDFS | 第25-28页 |
2.5 文件的完整性验证 | 第28-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移动增强现实服务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31-39页 |
3.1 系统目标 | 第31页 |
3.2 系统设计方案 | 第31-34页 |
3.2.1 高效性 | 第32页 |
3.2.2 准确性 | 第32-33页 |
3.2.3 快速性 | 第33页 |
3.2.4 可扩展性 | 第33页 |
3.2.5 性能 | 第33-34页 |
3.3 移动增强现实服务系统总体框架 | 第34-37页 |
3.3.1 存储子系统功能设计 | 第35-36页 |
3.3.2 信息管理子系统功能设计 | 第36页 |
3.3.3 图像处理并行计算框架功能设计 | 第36-37页 |
3.4 系统整个流程 | 第37-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业务前置服务器软件单元的设计 | 第39-46页 |
4.1 设计概要 | 第39-41页 |
4.2 兴趣点命名规则设计 | 第41-43页 |
4.2.1 兴趣点命名规则的设计 | 第41页 |
4.2.2 兴趣点相关文件信息命名规范 | 第41-43页 |
4.3 原始文件组织格式设计 | 第43-44页 |
4.4 同一POI操作互斥设计 | 第44页 |
4.5 任务调度的管理 | 第44-4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业务前置服务器软件单元的实现 | 第46-60页 |
5.1 业务前置服务器的实现框架 | 第46-47页 |
5.2 文件扫描模块的实现 | 第47-50页 |
5.2.1 定时扫描机制 | 第47-48页 |
5.2.2 文件完整性校验 | 第48-49页 |
5.2.3 文件解析类的实现 | 第49-50页 |
5.3 任务调度模块的实现 | 第50-53页 |
5.3.1 任务拆分管理 | 第50页 |
5.3.2 同一POI任务互斥管理 | 第50-51页 |
5.3.3 相关任务类的设计 | 第51-53页 |
5.4 线程池模块的实现 | 第53-54页 |
5.5 典型内部交互流程 | 第54-5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第60-68页 |
6.1 测试准备 | 第60-62页 |
6.2 系统功能测试 | 第62-63页 |
6.2.1 上传一个分区信息 | 第62-63页 |
6.2.2 上传少量POI信息 | 第63页 |
6.3 系统性能测试 | 第63-67页 |
6.3.1 上传多个分区信息 | 第63-65页 |
6.3.2 上传大量POI信息 | 第65-6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