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29页 |
1. 中医学对T2DM的认识 | 第11-17页 |
1.1 古代医家 | 第11-13页 |
1.2 现代医家 | 第13-17页 |
2. 现代医学对T2DM的认识 | 第17-24页 |
2.1 病因病机 | 第17-20页 |
2.2 药物治疗 | 第20-24页 |
3. AMPK/ACC信号通路与T2DM的相关性 | 第24-29页 |
3.1 AMPK/ACC信号通路的组成与调节机制 | 第24-26页 |
3.2 AMPK/ACC信号通路与T2DM发展和治疗的关系 | 第26-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41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9-32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29页 |
1.2 实验药品及试剂 | 第29-30页 |
1.3 实验仪器 | 第30-3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2-41页 |
2.1 模型复制 | 第32页 |
2.2 动物分组 | 第32页 |
2.3 药物制备及药量换算 | 第32-33页 |
2.4 给药方式 | 第33页 |
2.5 标本采集及处理 | 第33-34页 |
2.6 观察指标 | 第34-40页 |
2.7 统计学处理 | 第40-41页 |
结果 | 第41-53页 |
1. 希美宁对T2DM模型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 第41-47页 |
1.1 一般情况的观察 | 第41页 |
1.2 希美宁对T2DM模型大鼠FBG的影响 | 第41-43页 |
1.3 希美宁对T2DM模型大鼠血清HbA1c、FINS及HOMA-IR的影响 | 第43-44页 |
1.4 希美宁对T2DM模型大鼠血清TC、TG、HDL-C、LDL-C的影响 | 第44-46页 |
1.5 希美宁对T2DM模型大鼠血清APN、Resistin、visfatin的影响 | 第46-47页 |
2. 希美宁对T2DM模型大鼠肝脏AMPK/ACC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47-53页 |
2.1 希美宁对T2DM模型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 第47-48页 |
2.2 希美宁对T2DM模型大鼠肝脏组织AMPKα mRNA、ACCmRNA的影响 | 第48-49页 |
2.3 希美宁对T2DM模型大鼠肝脏组织AMPKα、p-AMPKα、ACC、p-ACC蛋白的影响 | 第49-53页 |
讨论 | 第53-69页 |
1. 实验目的与意义 | 第53页 |
2. 动物模型的复制与评价 | 第53-59页 |
2.1 T2DM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 第53-59页 |
2.2 本实验动物模型的选择与评价 | 第59页 |
3. 希美宁的相关前期研究 | 第59-60页 |
3.1 临床应用 | 第59页 |
3.2 药理及药效学 | 第59-60页 |
4. 希美宁的组方分析 | 第60-62页 |
4.1 组方原理 | 第60-61页 |
4.2 药物分析 | 第61-62页 |
4.3 临证总结 | 第62页 |
5. 指标的选取 | 第62-69页 |
5.1 血糖与血脂相关指标 | 第62-64页 |
5.2 FINS与HOMA-IR | 第64-65页 |
5.3 APN | 第65-66页 |
5.4 Resistin | 第66-67页 |
5.5 visfatin | 第67-68页 |
5.6 AMPK/ACC信号通路相关指标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91页 |
附录 | 第91-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已发表论文情况 | 第95-97页 |
个人简历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