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 | 第11-15页 |
1.2.1 钢板在钢一混凝土组合抗侧力结构中的运用 | 第12-13页 |
1.2.2 钢板-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的评价 | 第13-14页 |
1.2.3 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设计的建议 | 第14-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某剪力墙结构传统优化设计 | 第16-44页 |
2.1 结构优化设计 | 第16-18页 |
2.1.1 结构优化设计的概述 | 第16页 |
2.1.2 结构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第16-17页 |
2.1.3 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概述 | 第17-18页 |
2.2 某剪力墙结构的优化设计 | 第18-23页 |
2.2.1 工程概况 | 第18-19页 |
2.2.2 工程相关设计参数的选取 | 第19-20页 |
2.2.3 计算依据 | 第20-21页 |
2.2.4 结构优化设计方案的形成 | 第21-23页 |
2.3 结构优化设计方案的选取 | 第23-28页 |
2.3.1. 剪力墙位置优化 | 第23-26页 |
2.3.2. 剪力墙长度和厚度的优化 | 第26-27页 |
2.3.3 剪力墙混凝土强度 | 第27-28页 |
2.3.4 剪力墙初步优化结果 | 第28页 |
2.4 剪力墙优化结果的计算分析 | 第28-43页 |
2.4.1 计算数据的填写 | 第28-31页 |
2.4.2 SATWE计算控制参数 | 第31页 |
2.4.3 SATWE计算结果分析 | 第31-40页 |
2.4.4 剪力墙深度优化 | 第40-43页 |
2.5 某剪力墙结构传统优化设计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优化 | 第44-60页 |
3.1 钢板混凝土剪力墙优化原因和方案 | 第44-48页 |
3.1.1 钢板混凝土剪力墙优化原因 | 第44-45页 |
3.1.2 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平面优化方案 | 第45-48页 |
3.2 计算软件及模型的建立 | 第48-53页 |
3.2.1 单元的选取 | 第48-50页 |
3.2.2 单元的输入 | 第50-51页 |
3.2.3 模型的建立和参数的输入 | 第51-53页 |
3.3 MIDAS原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53-60页 |
3.3.1. 层间位移角、层位移比 | 第54-56页 |
3.3.2. 周期比 | 第56-58页 |
3.3.3. 层剪重比 | 第58-59页 |
3.3.4. 分析结果 | 第59-60页 |
第四章 钢板混凝土剪力墙优化方案计算结果分析 | 第60-114页 |
4.1 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平面优化方案计算结果分析 | 第60-77页 |
4.1.1 平面优化模态分析 | 第60-65页 |
4.1.2 平面优化反应谱分析 | 第65-76页 |
4.1.3 平面优化分析结果 | 第76-77页 |
4.2 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竖向优化方案计算结果分析 | 第77-88页 |
4.2.1 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竖向优化方案 | 第77-78页 |
4.2.2 竖向优化模态分析 | 第78-81页 |
4.2.3 竖向优化反应谱分析 | 第81-87页 |
4.2.4 竖向优化分析结果 | 第87-88页 |
4.3 两种剪力墙的的最终优化方案弹性动力时程分析 | 第88-113页 |
4.3.1 动力时程分析法原理 | 第88-89页 |
4.3.2 结构时程分析 | 第89-92页 |
4.3.3 时程波的下基底剪力 | 第92页 |
4.3.4 时程分析结果 | 第92-109页 |
4.3.5 优化前后时程分析结果对比 | 第109-113页 |
4.4 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114-116页 |
5.1 结论 | 第114-115页 |
5.2 不足及展望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0页 |
致谢 | 第120-12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