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引言 | 第14-19页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5-17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7页 |
四、本文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一章 新社会阶层的发展状况及整体评价 | 第19-23页 |
·新社会阶层的发展状况 | 第19-22页 |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 第19-20页 |
·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 第20页 |
·个体户 | 第20页 |
·私营企业主 | 第20-21页 |
·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 第21页 |
·自由职业人员 | 第21-22页 |
·新社会阶层的总体评价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新社会阶层的群体特点及政治诉求 | 第23-29页 |
·新社会阶层的群体特征 | 第23-25页 |
·社会性 | 第23页 |
·自主性 | 第23-24页 |
·流动性 | 第24页 |
·独特成长性 | 第24-25页 |
·内部构成的显著差异性 | 第25页 |
·新社会阶层的政治诉求 | 第25-29页 |
·新社会阶层的价值取向 | 第25-26页 |
·新社会阶层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 | 第26-27页 |
·新社会阶层的政治态度与政治参与度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状况 | 第29-38页 |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动因与特点 | 第29-32页 |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动因 | 第29页 |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特点 | 第29-32页 |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 | 第32-34页 |
·加入政党组织 | 第33页 |
·进入政治系统 | 第33-34页 |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8页 |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状况分析 | 第34-35页 |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意识的不成熟 | 第35-36页 |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渠道不通畅 | 第36页 |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机制不完善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推进新社会阶层有序政治参与的思考 | 第38-45页 |
·完善制度建设,为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提供制度性保障 | 第38-39页 |
·完善利益表达机制 | 第38页 |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选举制度 | 第38-39页 |
·健全和完善旁听和听证制度 | 第39页 |
·全面落实政务公开制度 | 第39页 |
·进一步完善民主与法制建设 | 第39页 |
·加强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组织依托 | 第39-41页 |
·充分发挥工商联的主渠道作用 | 第39-40页 |
·以民主党派为载体开展统战工作 | 第40-41页 |
·以社团为纽带开展统战工作 | 第41页 |
·以社区为依托开展统战工作 | 第41页 |
·推进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和使用 | 第41-43页 |
·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培养 | 第42页 |
·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选拔和使用 | 第42-43页 |
·加强新社会阶层思想政治工作 | 第43-45页 |
·新社会阶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 | 第43页 |
·引导新社会阶层人士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