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2-13页 |
第2章 UEFI 及其安全性分析与研究 | 第13-21页 |
2.1 UEFI 总体框架 | 第13页 |
2.2 UEFI Framework 架构 | 第13-15页 |
2.3 UEFI 安全性分析 | 第15-19页 |
2.3.1 UEFI 自身的安全隐患分析 | 第15-17页 |
2.3.2 UEFI 启动阶段的安全性分析 | 第17-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3章 基于 UEFI BIOS 攻击理论的研究 | 第21-31页 |
3.1 基于 UEFI 攻击的特点 | 第21页 |
3.2 UEFI 协议与句柄 | 第21-23页 |
3.3 依赖表达式 Dependency | 第23-25页 |
3.3.1 PEI 阶段的依赖表达式 | 第24页 |
3.3.2 DXE 阶段的依赖表达式 | 第24-25页 |
3.4 UEFI 磁盘格式 GPT | 第25-27页 |
3.5 现有的固件层攻击方式分析 | 第27-29页 |
3.5.1 SMM 漏洞 | 第27-28页 |
3.5.2 UEFI Bootkit | 第28-2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4章 基于 UEFI 扩展 ROM 实现存储设备攻击 | 第31-49页 |
4.1 攻击方式的提出 | 第31页 |
4.2 关键问题的分析 | 第31-35页 |
4.2.1 UEFI 支持的文件系统 | 第31-32页 |
4.2.2 UEFI 扩展 ROM | 第32-34页 |
4.2.3 Event 机制与 TPL 机制 | 第34-35页 |
4.3 攻击思路与攻击流程 | 第35-37页 |
4.3.1 攻击思路 | 第35-36页 |
4.3.2 攻击流程 | 第36-37页 |
4.4 攻击方式的实现 | 第37-43页 |
4.4.1 UEFI 文件操作模块 | 第37-40页 |
4.4.2 Option ROM 协议依赖模块 | 第40-41页 |
4.4.3 ROM 文件生成模块 | 第41-43页 |
4.5 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 第43-47页 |
4.5.1 实验平台及工具 | 第43-45页 |
4.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5-4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5章 基于 UEFI 劫持操作系统内核 | 第49-59页 |
5.1 关键技术 | 第49-52页 |
5.1.1 UEFI OS Loader 及文件格式 | 第49-51页 |
5.1.2 HOOK 技术 | 第51页 |
5.1.3 寄生感染 | 第51-52页 |
5.2 基于 UEFI 劫持操作系统内核的设计与实现 | 第52-57页 |
5.2.1 EFI 分区定位模块 | 第52-55页 |
5.2.2 内核劫持模块 | 第55-5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