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7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概述 | 第10-11页 |
1.2.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 第10页 |
1.2.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 | 第10-11页 |
1.3 SOFC 阴极氧还原机理 | 第11-15页 |
1.3.1 氧离子电导——空位的形成 | 第12-13页 |
1.3.2 氧离子电导——空位的迁移 | 第13-15页 |
1.4 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发展 | 第15-25页 |
1.4.1 电子导体阴极材料 | 第15-16页 |
1.4.2 ABO_3钙钛矿型 MIEC 阴极材料 | 第16-22页 |
1.4.3 层状钙钛矿阴极材料 | 第22-25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测试方法 | 第27-33页 |
2.1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27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2.2 性能表征方法 | 第28-30页 |
2.2.1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28页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第28-29页 |
2.2.3 碘量法测试 BFB 中过渡金属离子价态 | 第29页 |
2.2.4 热失重(TG)表征氧非化学计量比 | 第29-30页 |
2.2.5 热收缩/膨胀特性分析 | 第30页 |
2.3 电极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30-33页 |
2.3.1 电子电导率的测试 | 第30-31页 |
2.3.2 电化学阻抗谱的测试 | 第31页 |
2.3.3 极化曲线的测试 | 第31-32页 |
2.3.4 全电池放电性能测试 | 第32-33页 |
第3章 BFB 粉体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 | 第33-48页 |
3.1 BFB 阴极粉体的制备及条件研究 | 第33-35页 |
3.1.1 阴极粉体的制备 | 第33-34页 |
3.1.2 煅烧温度对粉体物相的影响 | 第34-35页 |
3.1.3 煅烧温度对粉体形貌的影响 | 第35页 |
3.2 BFB 阴极粉体的结构性能研究 | 第35-47页 |
3.2.1 不同 Bi 含量对于粉体物相的影响 | 第35-37页 |
3.2.2 不同 Bi 含量对于粉体形貌的影响 | 第37-38页 |
3.2.3 不同 Bi 含量对于粉体烧结性能的影响 | 第38-40页 |
3.2.4 不同 Bi 含量对氧非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 第40-43页 |
3.2.5 不同 Bi 含量对于粉体热性能的影响 | 第43-46页 |
3.2.6 不同 Bi 含量对晶胞自由体积的影响 | 第46-4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BFB 阴极制备条件的研究 | 第48-57页 |
4.1 阴极和电解质化学相容性的研究 | 第48-49页 |
4.2 电解质形貌及性能的研究 | 第49-51页 |
4.3 阴极丝网印刷条件的研究 | 第51-55页 |
4.3.1 造孔剂对于阴极性能的影响 | 第51-53页 |
4.3.2 粘结剂对于阴极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4.3.3 丝网印刷层数对于阴极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BFB 阴极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7-72页 |
5.1 BFB 阴极电子电导的研究 | 第57-59页 |
5.2 BFB 阴极电化学性能随温度变化的研究 | 第59-64页 |
5.2.1 烧结温度对于 BFB 阴极电化学阻抗的影响 | 第59-61页 |
5.2.2 烧结温度对于 BFB 阴极极化性能的影响 | 第61-62页 |
5.2.3 烧结温度对于 BFB 阴极形貌的影响 | 第62-64页 |
5.3 BFB 阴极电化学性能随掺杂量变化的研究 | 第64-68页 |
5.3.1 Bi 元素掺杂量对于 BFB 阴极电化学阻抗的影响 | 第64-68页 |
5.3.2 Bi 元素掺杂量对于 BFB 阴极极化性能的影响 | 第68页 |
5.4 BFB 阴极放电性能的研究 | 第68-7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