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代永乐时期对东北民族的治理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绪论 | 第8-13页 |
| 一、本课题选题依据及学术价值 | 第8-9页 |
| (一) 选题依据 | 第8页 |
| (二) 学术价值 | 第8-9页 |
|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三、本课题所参考的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0-12页 |
| (一)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0-11页 |
| (二)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三) 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华夷之辨与世界体制”的内涵 | 第13-26页 |
| 一、“华夷之辨与世界体制”的内涵 | 第13-19页 |
| 二、“华夷之辨与世界体制”的根源 | 第19-22页 |
| 三、“华夷之辨与世界体制”历史影响 | 第22-24页 |
| 注释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明代永乐时期东北地区诸族 | 第26-37页 |
| 一、明代永乐东北地域范围 | 第26-28页 |
| 二、女真族 | 第28-31页 |
| 三、蒙古族(鞑靼、瓦剌、兀良哈) | 第31-35页 |
| 注释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奴儿干都司的设置及对女真族的治理 | 第37-44页 |
| 一、奴儿干都司的设立背景 | 第37-39页 |
| 二、奴儿干都司的行政机构 | 第39-40页 |
| 三、奴儿干都司的职能及作用 | 第40-42页 |
| 四、奴儿干都司在世界体系的地位 | 第42-43页 |
| 注释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兀良哈三卫的设置及对蒙古族的治理 | 第44-48页 |
| 一、兀良哈三卫的设计背景 | 第44页 |
| 二、兀良哈三卫的行政机构 | 第44-46页 |
| 三、兀良哈三卫的职能及作用 | 第46页 |
| 四、兀良哈三卫的历史作用 | 第46-47页 |
| 注释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明代永乐东北地区治理的评价 | 第48-51页 |
| 注释 | 第50-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