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家庭、婚姻道德论文

孔门弟子与儒家孝学说的发展--以子路、曾参为重点的考察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7-9页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7-8页
    (二) 研究现状第8页
    (三) 创新之处第8-9页
一、 孝文化在早期历史中的发展第9-16页
    (一) 《尚书》《诗经》中的孝第9-11页
    (二) 养老传统及其作用第11-15页
    (三) 孝的社会功能第15-16页
二、 儒家孝学说的形成第16-21页
    (一) 鲁国的地方文化特色第16-18页
    (二) 孔子孝的思想及对弟子的影响第18-21页
三、 “子路负米”和曾子的孝行孝言第21-27页
    (一) “子路负米”的源流第21-24页
    (二) 曾子的孝行及对孝的论述第24-27页
    (三) 子路与曾子孝的比较第27页
四、 子路和曾子对儒家孝的理论贡献第27-34页
    (一) 对孔子孝理论的拓展第27-30页
    (二) 曾子与《孝经》第30-31页
    (三) 孝文化在战国时期的发展和在法律中的表现第31-34页
结语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程的王道政治哲学
下一篇:葛瑞汉的关联思维之再诠释--以《论道者》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