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本文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1.1.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生态伦理学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1 西方生态伦理学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生态伦理学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结构 | 第14页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2 生态伦理观的缘起及发展 | 第16-23页 |
2.1 生态伦理观的缘起 | 第16-19页 |
2.1.1 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思想 | 第16-17页 |
2.1.2 西方生态伦理思想 | 第17-19页 |
2.2 生态伦理学概述 | 第19-21页 |
2.3 生态伦理学的特征 | 第21-23页 |
3 生态伦理问题的背景与现状 | 第23-29页 |
3.1 生态伦理问题的背景 | 第23页 |
3.2 当前生态伦理意识形态面临的困难 | 第23-25页 |
3.2.1 生态伦理观念教育的缺失 | 第24页 |
3.2.2 经济发展模式引发生态危机 | 第24页 |
3.2.3 制度建设滞后于生态环境发展需求 | 第24-25页 |
3.3 当前生态伦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 第25-26页 |
3.3.1 环境污染问题 | 第25页 |
3.3.2 资源与能源枯竭问题 | 第25-26页 |
3.3.3 生态平衡破坏严重 | 第26页 |
3.4 当前生态伦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6-29页 |
3.4.1 生态伦理观念缺失 | 第26-27页 |
3.4.2 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亟待改变 | 第27-29页 |
4 生态伦理问题的本质 | 第29-34页 |
4.1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 第29页 |
4.1.1 人与自然是统一体 | 第29页 |
4.1.2 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相互性 | 第29页 |
4.2 生态伦理问题的本质是和谐社会中的人与自然 | 第29页 |
4.3 人与自然关系的再思考 | 第29-31页 |
4.3.1 辩证统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 | 第30页 |
4.3.2 人与自然关系的状态是相互制约 | 第30页 |
4.3.3 和谐相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 | 第30页 |
4.3.4 历史的发展赋予人与自然关系的全新定位 | 第30-31页 |
4.4 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基本伦理原则 | 第31-32页 |
4.4.1 和谐发展原则 | 第31页 |
4.4.2 平等公平原则 | 第31-32页 |
4.4.3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32页 |
4.5 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内容 | 第32-34页 |
4.5.1 维护自然发展和平衡 | 第33页 |
4.5.2 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选择 | 第33页 |
4.5.3 人类自身行为的合理性抉择 | 第33-34页 |
5 生态伦理问题的解决与生态文明构建 | 第34-37页 |
5.1 新生态伦理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引 | 第34-35页 |
5.1.1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生态伦理观 | 第34页 |
5.1.2 生态文明的构建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选择 | 第34-35页 |
5.2 构建生态文明的几点建议 | 第35-37页 |
5.2.1 制定新的全局性开发战略规划 | 第35页 |
5.2.2 修复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平衡 | 第35-36页 |
5.2.3 加大保护资源和能源力度 | 第36页 |
5.2.4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第36-37页 |
6 结论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