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茄果类论文--辣椒论文

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SC2与辣椒互作机理研究

符号说明第4-8页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前言第12-25页
    1.1 辣椒种植现状第12页
    1.2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lantGrowth-promotingRhizobacteria,PGPR)第12-19页
        1.2.1 PGPR改善植物营养第13-15页
            1.2.1.1 生物固氮第13页
            1.2.1.2 溶磷、解钾作用第13-14页
            1.2.1.3 产生铁载体第14页
            1.2.1.4 产生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第14-15页
        1.2.2 PGPR拮抗病原菌第15页
        1.2.3 营养及空间竞争第15-16页
        1.2.4 PGPR菌株诱导植物的应答过程第16-17页
            1.2.4.1 诱导植物防御反应第16-17页
            1.2.4.2 增强植物耐受性第17页
        1.2.5 PGPR与植物互作第17-19页
    1.3 多粘类芽孢杆菌概述第19-21页
        1.3.1 多粘类芽孢杆菌的分类地位第19-20页
        1.3.2 多粘类芽孢杆菌促生机理及应用第20-21页
            1.3.2.1 作为植物根际促生菌和生防菌第20页
            1.3.2.2 作为潜在生物医药应用菌第20-21页
            1.3.2.3 作为工业应用菌第21页
    1.4 多粘类芽孢杆菌SC第21-22页
    1.5 转录组学第22-23页
    1.6 本研究的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3-25页
        1.6.1 研究的意义第23-24页
        1.6.2 研究内容第24页
        1.6.3 技术路线第24-2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5-36页
    2.1 材料第25-27页
        2.1.1 试验用土第25页
        2.1.2 供试辣椒第25页
        2.1.3 供试菌株第25页
        2.1.4 培养基第25-26页
        2.1.5 生化试剂第26页
        2.1.6 引物第26页
        2.1.7 主要仪器设备第26-27页
        2.1.8 主要溶液的配制第27页
    2.2 方法第27-36页
        2.2.1 菌剂的制备第27页
        2.2.2 辣椒育苗第27页
        2.2.3 盆栽试验设计第27-28页
        2.2.4 SC2对辣椒促生效果调查第28页
        2.2.5 土壤酶活的测定第28-29页
        2.2.6 无菌环境SC2和辣椒苗相互作用试验第29页
        2.2.7 辣椒根总RNA的提取第29-30页
        2.2.8 SC2总RNA的提取第30-31页
        2.2.9 RNA反转录第31页
        2.2.10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31-32页
        2.2.11 辣椒根和SC2转录组测序分析第32-36页
            2.2.11.1 总RNA质量要求第32页
            2.2.11.2 OligodT富集mRNA第32页
            2.2.11.3 片段化mRNA第32-33页
            2.2.11.4 反转合成cDNA第33页
            2.2.11.5 连接adaptor第33页
            2.2.11.6 IlluminaHiseq上机测序第33页
            2.2.11.7 信息分析第33-3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6-56页
    3.1 新茬土试验SC2对辣椒的促生效果第36-38页
        3.1.1 不同处理时间辣椒农艺性状调查第36-37页
        3.1.2 土壤酶活的影响第37-38页
    3.2 重茬土试验SC2对辣椒的促生效果第38-40页
        3.2.1 不同处理时间辣椒农艺性状第38-40页
        3.2.2 辣椒根系活力的测量第40页
    3.3 辣椒和SC2互作时间的确定第40-41页
    3.4 辣椒和SC2互作20h转录组分析第41-56页
        3.4.1 辣椒和SC2总RNA质量分析第41-42页
            3.4.1.1 RNA纯度检测第41-42页
            3.4.1.2 RIN值检测第42页
            3.4.1.3 RNA完整性检测第42页
        3.4.2 转录组测序质量分析第42-44页
        3.4.3 SC2参考序列比对分析第44页
        3.4.4 辣椒转录组从头组装第44-45页
        3.4.5 与组装结果比对第45页
        3.4.6 表达差异分析第45-51页
            3.4.6.1 差异表达基因统计分析第45-49页
            3.4.6.2 差异基因可视化图第49-50页
            3.4.6.3 差异基因表达模式聚类第50-51页
        3.4.7 差异基因GO分析第51-54页
            3.4.7.1 差异基因GO分类统计第51-52页
            3.4.7.2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第52-54页
        3.4.8 差异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第54-56页
4 讨论第56-60页
5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70页
附录第70-108页
致谢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康水电厂水轮机技术改造的水力设计与模型试验研究
下一篇:从肝论治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痰凝型)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