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论文的构成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有限元软件及分析方法 | 第20-26页 |
·引言 | 第20页 |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考虑的要素 | 第20-21页 |
·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 | 第20页 |
·屈服准则 | 第20-21页 |
·有限元软件的选择 | 第21-22页 |
·ABAQUS 的功能模块 | 第22-23页 |
·三维实体单元的选择 | 第23-24页 |
·网格划分技术 | 第24-25页 |
·有限元分析求解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RBS 钢梁设置加劲肋后梁柱节点有限元分析 | 第26-41页 |
·引言 | 第26页 |
·有限元分析 | 第26-31页 |
·节点模型 | 第26-28页 |
·单元类型的选择 | 第28页 |
·材料模型 | 第28页 |
·几何非线性的确定 | 第28-29页 |
·网格划分 | 第29-30页 |
·加载制度 | 第30-31页 |
·循环荷载作用下有限元分析的结果 | 第31-40页 |
·四种节点在各级荷载结束时的应力分布 | 第31-35页 |
·滞回曲线 | 第35-36页 |
·骨架曲线 | 第36-37页 |
·等效粘滞阻尼系数he | 第37页 |
·位移延性系数? | 第37-39页 |
·结构的初始刚度K | 第39页 |
·性能参数的评价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考虑加劲肋对RBS 钢梁加强效果的试验研究 | 第41-65页 |
·引言 | 第41页 |
·材性试验 | 第41-43页 |
·拟静力试验及其机理 | 第43页 |
·试验装置 | 第43-45页 |
·加载设备及反力装置 | 第43-45页 |
·数据采集及量测设备 | 第45页 |
·加载制度 | 第45-46页 |
·试验现象 | 第46-52页 |
·普通狗骨式节点(STF-0)的试验现象 | 第46-47页 |
·削弱区设置一道加劲肋的狗骨式节点(STF-1)的试验现象 | 第47-48页 |
·削弱三分点设置两道加劲肋的狗骨式节点(STF-2-1)试验现象 | 第48-50页 |
·削弱端处设置两道加劲肋的狗骨式节点(STF-2-2)的试验现象 | 第50-52页 |
·试验数据分析 | 第52-56页 |
·滞回曲线 | 第52-53页 |
·梁端塑性转角 | 第53-55页 |
·骨架曲线 | 第55页 |
·性能参数的评价 | 第55-56页 |
·应变分析 | 第56-60页 |
·沿梁长应变分析 | 第56-58页 |
·梁根部沿翼缘宽度方向应变分析 | 第58-59页 |
·削弱最深处对应腹板方向应变分析 | 第59-60页 |
·试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 第60-63页 |
·最终破坏形态对比分析 | 第60页 |
·滞回性能的对比分析 | 第60-62页 |
·主要参数对比分析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章 单调荷载作用下梁柱节点的有限元分析 | 第65-77页 |
·弹性分析结果 | 第65-70页 |
·应力分布 | 第65-66页 |
·应力路径 | 第66-70页 |
·弹塑性分析结果 | 第70-75页 |
·应力分布 | 第70-71页 |
·应力路径 | 第71-75页 |
·节点承载能力比较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80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