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 1.1 负荷预测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0页 |
| 1.4 本章小结 | 第10-11页 |
| 第2章 电力负荷预测概论 | 第11-21页 |
| 2.1 电力负荷预测的特点 | 第11-12页 |
| 2.2 负荷预测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 | 第12-15页 |
| 2.2.1 负荷预测的基本原理 | 第12-13页 |
| 2.2.2 负荷预测的影响因素 | 第13-15页 |
| 2.3 电力负荷预测的分类和基本过程 | 第15-17页 |
| 2.3.1 电力负荷预测的分类 | 第15页 |
| 2.3.2 负荷预测的基本过程 | 第15-17页 |
| 2.4 负荷预测误差分析 | 第17-20页 |
| 2.4.1 产生误差原因 | 第17页 |
| 2.4.2 计算和分析预测误差常用指标和方法 | 第17-20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3章 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研究 | 第21-39页 |
| 3.1 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 | 第21-27页 |
| 3.1.1 经典预测方法 | 第21-23页 |
| 3.1.2 传统预测方法 | 第23-25页 |
| 3.1.3 现代预测方法 | 第25-27页 |
| 3.2 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27-31页 |
| 3.2.1 灰色理论预测技术 | 第27-28页 |
| 3.2.2 灰色生成 | 第28-29页 |
| 3.2.3 灰色模型的建立 | 第29-31页 |
| 3.3 回归预测模型 | 第31-33页 |
| 3.4 基于时序的趋势外推模型 | 第33-35页 |
| 3.4.1 滑动平均法 | 第33-34页 |
| 3.4.2 指数平滑法 | 第34-35页 |
| 3.5 优选组合预测 | 第35-38页 |
| 3.5.1 等权平均组合预测法 | 第36页 |
| 3.5.2 方差-协方差优选组合预测法 | 第36-38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算例分析 | 第39-45页 |
| 4.1 模型预测 | 第39-43页 |
| 4.1.1 灰色预测模型 | 第39-40页 |
| 4.1.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 | 第40-41页 |
| 4.1.3 指数平滑模型 | 第41页 |
| 4.1.4 优选组合预测 | 第41-43页 |
| 4.2 预测方法结果的分析 | 第43-44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 5.1 结论 | 第45页 |
| 5.2 展望 | 第45-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