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普通小麦新品种陕农33组织培养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7页
    1.1 小麦未成熟胚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研究进展第14-18页
        1.1.1 未成熟胚组织培养胚龄的选择第15-16页
        1.1.2 培养基及外援激素对未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第16-17页
        1.1.3 预处理对未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第17-18页
        1.1.4 接胚方式对未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第18页
        1.1.5 基因型对未成熟胚培养的影响第18页
    1.2 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研究进展第18-21页
        1.2.1 成熟胚组织培养的方式和特点第19页
        1.2.2 培养基组分、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对成熟胚培养的影响第19-20页
        1.2.3 接种切割方式对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第20-21页
        1.2.4 基因型对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第21页
    1.3 小麦幼穗组织培养研究进展第21-23页
        1.3.1 幼穗培养方式和特点第22页
        1.3.2 激素种类和配比对幼穗培养的影响第22页
        1.3.3 基因型对幼穗培养的影响第22页
        1.3.4 小麦幼穗培养组织发生机理的研究第22-23页
        1.3.5 小麦幼穗培养研究及应用进展第23页
    1.4 小麦花药组织培养研究进展第23-25页
        1.4.1 生育时期的选择对花药培养的影响第23页
        1.4.2 培养基及外源物质对花药培养的影响第23-24页
        1.4.3 基因型对花药培养的影响第24页
        1.4.4 花药培养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第24-25页
        1.4.5 花药培养发生机理过程的研究第25页
        1.4.6 花药培养的应用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第25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5-27页
第二章 普通小麦新品种陕农 33 组织培养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第27-40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7-30页
        2.1.1 供试小麦材料第27页
        2.1.2 取样、灭菌及接种第27-28页
        2.1.3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第28-30页
        2.1.4 幼胚试验方法第30页
        2.1.5 观察记载项目和数据统计分析第30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0-36页
        2.2.1 三种供试材料未成熟胚愈伤诱导能力的比较第30-31页
        2.2.2 三种供试材料未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能力及每胚再生植株产生能力比较第31-32页
        2.2.3 AgNO_3对陕农 33 未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褐化的影响第32页
        2.2.4 CuSO_4对陕农 33 未成熟胚愈伤组织再生分化的影响第32-33页
        2.2.5 不同诱导培养基对小麦成熟胚愈伤诱导率的影响第33-34页
        2.2.6 不同诱导培养基对小麦成熟胚再生分化率的影响第34-35页
        2.2.7 不同基因型对小麦成熟胚离体培养的影响第35-36页
    2.3 讨论第36-40页
        2.3.1 小麦新品种陕农 33 的组织培养能力第37页
        2.3.2 Ag~+和 Cu~(2+)对陕农 33 未成熟胚组织离体培养能力的影响第37-38页
        2.3.3 培养基类型及基因型对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能力的影响第38-40页
第三章 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植株再生系统的建立及高频再生率基因型的筛选第40-46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0-42页
        3.1.1 供试小麦材料第40页
        3.1.2 成熟胚种子选取、灭菌及接种第40页
        3.1.3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第40-41页
        3.1.4 观察记载项目和数据统计分析第41-42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2-44页
        3.2.1 不同小麦基因型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比较第42-43页
        3.2.2 不同基因型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分化再生率的比较第43-44页
    3.3 讨论第44-46页
第四章 结论第46-49页
    4.1 普通小麦新品种陕农 33 未成熟胚组织培养第46页
    4.2 普通小麦新品种陕农 33 成熟胚组织培养第46-47页
    4.3 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高频再生率基因型的筛选第47-48页
    4.4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48-49页
附录第49-54页
参考文献第54-62页
致谢第62-63页
作者简介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菜型油菜雄性不育材料的细胞学观察及遗传研究
下一篇:大叶秦艽的光合特性研究及施肥对其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