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纳米流体的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纳米流体制备方法的研究 | 第13-15页 |
·纳米流体导热性能的研究 | 第15-18页 |
·金属纳米颗粒组成的纳米流体 | 第15页 |
·氧化物纳米颗粒组成的纳米流体 | 第15-17页 |
·非氧化物纳米颗粒组成的纳米流体 | 第17-18页 |
·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理论模型的研究 | 第18-20页 |
·纳米流体热管的研究 | 第20-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纳米流体的制备及稳定性分析 | 第25-45页 |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26-28页 |
·实验原料 | 第26-27页 |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纳米流体的制备及悬浮稳定性分析 | 第28-43页 |
·CuO(30nm)-水纳米流体的制备与表征 | 第28-32页 |
·Al_20_3-水纳米流体的制备与表征 | 第32-37页 |
·Al_20_3(40nm)-水纳米流体的制备与表征 | 第33-35页 |
·Al_20_3(65nm)-水纳米流体的制备与表征 | 第35-37页 |
·Si0_2(30nm)-水纳米流体的制备与表征 | 第37-39页 |
·Si0_2(30nm)-乙二醇纳米流体的制备与表征 | 第39-42页 |
·纳米流体稳定性的机理分析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纳米流体导热性能的研究 | 第45-61页 |
·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测量 | 第45-51页 |
·瞬态热线法 | 第45-46页 |
·实验系统 | 第46-49页 |
·实验仪器 | 第46页 |
·实验装置 | 第46-49页 |
·误差分析 | 第49-50页 |
·导线热容引起的误差 | 第49页 |
·有限边界引起的误差 | 第49页 |
·近似公式引起的误差 | 第49页 |
·有限长导线引起的误差 | 第49-50页 |
·功率变化引起的误差 | 第50页 |
·误差估计 | 第50页 |
·铂丝电阻温度系数的标定 | 第50-51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1-57页 |
·纳米粒子的体积分数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 第51-54页 |
·温度对纳米流导热系数的影响 | 第54-55页 |
·颗粒粒径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 第55-56页 |
·悬浮稳定性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 第56-57页 |
·颗粒性质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 第57页 |
·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理论分析 | 第57-60页 |
·固液混合物的导热系数模型 | 第57-58页 |
·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理论分析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纳米流体导热机理的研究 | 第61-71页 |
·纳米流体导热机理的研究 | 第61-68页 |
·小尺寸效应的影响 | 第61-62页 |
·布朗运动的影响 | 第62-64页 |
·颗粒团聚的影响 | 第64-65页 |
·固液界面液膜层内液体分子规则排列的影响 | 第65-68页 |
·纳米流体导热系数模型的建立与计算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纳米流体在热管中应用的研究 | 第71-79页 |
·热管制作 | 第71-72页 |
·热管工作原理 | 第72页 |
·纳米流体热管的实验研究 | 第72-78页 |
·热管材料与尺寸 | 第72页 |
·热管工质 | 第72-73页 |
·实验装置与测试系统 | 第73-74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4-78页 |
·热管启动过程中的温度分布 | 第74-76页 |
·热管启动过程中的温差分布 | 第76页 |
·热管加热段长度不同时的启动过程比较 | 第76-78页 |
·热管传热系数和热阻分析 | 第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9-90页 |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课题研究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