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7页 |
1.1 抗菌材料 | 第14-16页 |
1.1.1 细菌的危害 | 第14页 |
1.1.2 抗菌剂的分类 | 第14-15页 |
1.1.3 抗菌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 静电纺丝技术 | 第16-19页 |
1.2.1 静电纺丝技术的装置及原理 | 第17页 |
1.2.2 静电纺丝技术的影响因素 | 第17页 |
1.2.3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应用领域 | 第17-19页 |
1.2.4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在抗菌领域的应用 | 第19页 |
1.3 抗菌多肽 | 第19-22页 |
1.3.1 抗菌多肽的分类 | 第20页 |
1.3.2 抗菌多肽的作用机理 | 第20-21页 |
1.3.3 抗菌多肽的合成 | 第21页 |
1.3.4 抗菌多肽的应用 | 第21-22页 |
1.4 醋酸纤维素 | 第22-23页 |
1.4.1 醋酸纤维素的分类及性能 | 第22-23页 |
1.4.2 醋酸纤维素的研究现状 | 第23页 |
1.5 电纺醋酸纤维素的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1.5.1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改性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 | 第23-25页 |
1.5.2 改性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应用 | 第25-26页 |
1.6 课题研究的意义、内容和创新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负载多肽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制备和抗菌性能研究 | 第27-47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7-29页 |
2.2 抗菌多肽(peptide)的制备 | 第29-30页 |
2.2.1 实验试剂的提纯 | 第29页 |
2.2.2 多肽链的合成 | 第29-30页 |
2.3 醋酸纤维素(CDA)纳米纤维纺丝工艺参数的探究 | 第30-31页 |
2.4 负载多肽醋酸纤维素(CDA/peptide)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31页 |
2.5 测试仪器和方法 | 第31-33页 |
2.5.1 常规测试 | 第31-32页 |
2.5.2 抗菌性能测试 | 第32-33页 |
2.5.3 抗菌性能的稳定性测试 | 第33页 |
2.6 抗菌多肽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 第33-36页 |
2.6.1 红外吸收光谱测试 | 第33页 |
2.6.2 核磁共振氢谱测试 | 第33-34页 |
2.6.3 抗菌性能测试 | 第34-36页 |
2.7 CDA纳米纤维最佳纺丝工艺参数研究 | 第36-39页 |
2.7.1 溶液浓度(CDA的质量百分比)对纳米纤维表观形貌的影响.. | 第36-38页 |
2.7.2 纺丝电压对纳米纤维表观形貌的影响 | 第38-39页 |
2.7.3 接收距离对纳米纤维表观形貌的影响 | 第39页 |
2.8 负载多肽醋酸纤维素(CDA/peptide)纳米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 第39-46页 |
2.8.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 第39-40页 |
2.8.2 红外吸收光谱(FT-IR)测试 | 第40-41页 |
2.8.3 力学性能测试 | 第41页 |
2.8.4 TG测试 | 第41-43页 |
2.8.5 CDA/peptide纳米纤维的抗菌性能 | 第43-45页 |
2.8.6 CDA/peptide纳米纤维的抗菌稳定性测试 | 第45-46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多肽改性醋酸纤维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47-56页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7页 |
3.2 多肽改性醋酸纤维素(CDA-g-peptide)的制备 | 第47-49页 |
3.2.1 实验试剂的提纯 | 第47-48页 |
3.2.2 醋酸纤维素(CDA)的纯化 | 第48页 |
3.2.3 羧基化醋酸纤维素(CDA-g-SA)的合成 | 第48页 |
3.2.4 多肽改性醋酸纤维素(CDA-g-peptide)的合成 | 第48-49页 |
3.3 测试仪器和方法 | 第49页 |
3.3.1 常规测试 | 第49页 |
3.3.2 抗菌性能测试 | 第49页 |
3.4 多肽改性醋酸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 第49-55页 |
3.4.1 红外吸收光谱测试 | 第49页 |
3.4.2 核磁共振氢谱测试 | 第49-50页 |
3.4.3 XRD测试 | 第50-51页 |
3.4.4 DSC测试 | 第51页 |
3.4.5 TG测试 | 第51-53页 |
3.4.6 抗菌性能测试 | 第53-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多肽改性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制备和抗菌性能研究 | 第56-68页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6页 |
4.2 多肽改性醋酸纤维素(CDA-g-peptide)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56-57页 |
4.3 测试仪器和方法 | 第57页 |
4.3.1 常规测试 | 第57页 |
4.3.2 抗菌性能测试 | 第57页 |
4.3.3 抗菌性能的稳定性评价 | 第57页 |
4.4 CDA-g-peptide纳米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 第57-65页 |
4.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 第57-58页 |
4.4.2 红外吸收光谱(FT-IR)测试 | 第58-59页 |
4.4.3 力学性能测试 | 第59-60页 |
4.4.4 TG测试 | 第60-61页 |
4.4.5 CDA-g-peptide纳米纤维的抗菌性能测试 | 第61-64页 |
4.4.6 CDA-g-peptide纳米纤维抗菌性能的稳定性评价 | 第64-65页 |
4.5 CDA-g-peptide纳米纤维和CDA/peptide纳米纤维的抗菌稳定性比较.. | 第65-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结论 | 第68-69页 |
5.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