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美国反倾销立法简介 | 第11-17页 |
第一节 倾销与反倾销立法 | 第11-13页 |
第二节 美国反倾销立法简史 | 第13-15页 |
第三节 美国现行反倾销法简介 | 第15-17页 |
一、美国现行反倾销程序法简介 | 第15-16页 |
二、美国现行反倾销实体法简介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美国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规则的产生和发展 | 第17-25页 |
第一节 国际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规则的产生和发展 | 第17-20页 |
一、非市场经济问题的产生的经济和历史政治原因 | 第17-18页 |
二、非市场经济规则的国际法渊源 | 第18-20页 |
第二节 美国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规则的产生和发展 | 第20-25页 |
一、前捷克斯洛伐克自行车案与《1974 年贸易法》 | 第20-21页 |
二、波兰电动高尔夫球车案与《1979 年贸易竞争法》 | 第21-22页 |
三、《1988 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 | 第22-23页 |
四、对转型国家的新尝试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美国现行非市场经济规则研究 | 第25-34页 |
第一节 单独税率规则 | 第26-29页 |
一、单独税率测试 | 第26-27页 |
二、联合税率 | 第27-28页 |
三、平均税率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正常价值的计算方法 | 第29-34页 |
一、替代国的选择 | 第29-30页 |
二、根据生产要素方法计算正常价值 | 第30-31页 |
三、其他相关问题 | 第31-34页 |
第四章 美国对华反倾销中对非市场经济规则的滥用 | 第34-53页 |
第一节 滥用总体情况概述 | 第34-36页 |
第二节 美国拒绝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待遇 | 第36-42页 |
一、美国对华反倾销中国非市场经济待遇的法律依据 | 第36-37页 |
二、美国拒绝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待遇 | 第37-39页 |
三、美国不会提前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待遇 | 第39-42页 |
第三节 美国商务部滥用市场导向产业测试和单独税率测试 | 第42-45页 |
一、美国商务部滥用市场导向产业测试 | 第42-43页 |
二、美国商务部进行单独税率测试时滥用自由裁量权 | 第43-45页 |
第四节 美国商务部滥用自由裁量权计算正常价值 | 第45-53页 |
一、美国商务部滥用自由裁量权选择替代国 | 第45-46页 |
二、美国商务部滥用自由裁量权选择替代价–以浙江某企业应诉美国对中国部分聚酯短纤反倾销调查一案为例 | 第46-50页 |
三、美国商务部滥用“不利可获得事实”滥征全国统一税率 | 第50-53页 |
第五章 中国应对美国滥用非市场经济规则策略 | 第53-57页 |
第一节 积极诉诸WTO 争端解决机制加速非市场经济规则消亡 | 第54-55页 |
第二节 利用对外投资冲破非市场经济规则的枷锁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后记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