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财产类犯罪数额概论 | 第11-20页 |
第一节 财产类犯罪数额的概述及数额犯的国内立法沿革 | 第11-17页 |
一、财产类犯罪数额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5页 |
二、数额犯的国内立法沿革 | 第15-17页 |
第二节 财产类犯罪数额认定的意义 | 第17-20页 |
一、财产类犯罪数额与定罪 | 第18-19页 |
二、财产类犯罪数额与量刑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财产类犯罪数额与行为人主观方面 | 第20-27页 |
第一节 财产类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方面与犯罪数额的认定 | 第20-22页 |
一、行为人的主观方面 | 第20-21页 |
二、行为人的主观方面与犯罪数额的认定 | 第21-22页 |
第二节 行为人的认识错误与犯罪数额的认定 | 第22-27页 |
一、财物实际价值较大但行为人误认为价值较小的数额认定 | 第24-25页 |
二、财物实际价值较小但行为人误认为价值较大的数额认定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财产类犯罪数额与犯罪形态 | 第27-32页 |
第一节 财产类犯罪数额与犯罪未遂 | 第28-30页 |
一、财产类犯罪是否存在未遂 | 第28-29页 |
二、财产类犯罪未遂的处罚标准 | 第29-30页 |
第二节 财产类犯罪数额与共同犯罪 | 第30-32页 |
第四章 财产类犯罪数额认定的标准 | 第32-40页 |
第一节 立法现状 | 第32-34页 |
第二节 立法完善 | 第34-40页 |
一、按地区制定定罪量刑标准 | 第34-36页 |
二、按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定罪量刑标准 | 第36-39页 |
三、按照犯罪地标准执行 | 第39-40页 |
第五章 财产类犯罪数额的具体计算 | 第40-48页 |
第一节 关于财产类犯罪数额的累计计算问题 | 第41-43页 |
第二节 虚拟财产的计算问题 | 第43-45页 |
一、虚拟财产的性质 | 第43-44页 |
二、虚拟财产数额的认定 | 第44-45页 |
第三节 诈骗、挪用行为中“拆东墙补西墙”方式数额的计算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