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黑麦代换系5R/5A与6R/6A杂交后代(10-1至10-20)小片段易位系的鉴定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小麦与黑麦遗传资源应用现状第10-12页
        1.1.1 小麦的遗传改良第10页
        1.1.2 黑麦的优良生物学特性第10-11页
        1.1.3 黑麦在小麦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 小麦-黑麦易位系鉴定第12-17页
        1.2.1 形态学检测第12页
        1.2.2 细胞学鉴定第12-13页
        1.2.3 原位杂交第13-15页
        1.2.4 分子标记检测第15-17页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第17-18页
        1.3.1 实验内容第17页
        1.3.2 目的意义第17-18页
第2章 形态学检测第18-31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材料和方法第18页
        2.2.1 实验材料第18页
        2.2.2 实验方法第1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18-30页
        2.3.1 结果第18-29页
        2.3.2 讨论第29-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细胞学鉴定第31-36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材料和方法第31-33页
        3.2.1 实验材料第31页
        3.2.2 实验方法第31-33页
    3.3 仪器和设备第33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3-35页
        3.4.1 结果第33-35页
        3.4.2 讨论第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分子标记检测第36-43页
    4.1 引言第36页
    4.2 实验材料第36页
    4.3 实验方法第36-38页
        4.3.1 植物总体 DNA 提取第36-37页
        4.3.2 DNA 浓度的测量第37页
        4.3.3 PCR 检测第37页
        4.3.4 SSR 检测第37-38页
    4.4 实验设备及仪器第38-39页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9-42页
        4.5.1 实验材料 DNA 检测第39页
        4.5.2 PCR 检测结果第39页
        4.5.3 SSR 检测结果第39-42页
        4.5.4 讨论第42页
    4.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5章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第43-50页
    5.1 引言第43页
    5.2 实验材料第43页
    5.3 实验方法第43-45页
        5.3.1 植物总 DNA 提取第43-44页
        5.3.2 标记探针第44页
        5.3.3 原位杂交流程第44-45页
    5.4 实验设备及仪器第45-46页
    5.5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6-49页
        5.5.1 实验结果第46-48页
        5.5.2 讨论第48-49页
    5.6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6-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吉林省林业投资分析
下一篇:苏丹草、狼尾草与高粱不育系的杂种优势及SSR辅助分子标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