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腐蚀的控制与防护论文--金属表面防护技术论文

不同硅渗剂对钢件表面铸渗复合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目录第4-6页
第一章 引言第6-18页
    1.1 前言第6-7页
    1.2 表面工程概论第7-8页
    1.3 渗硅技术和硅渗层的研究第8-11页
    1.4 铸件表面合金化技术和研究综述第11-13页
    1.5 铸渗技术的发展方向第13-14页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第14-17页
    1.7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实验原理及研究路线第18-24页
    2.1 铸渗结晶硅和硅铁复合层形成的基本条件第18-20页
    2.2 铸渗复合层的质量与速度的影响因素第20-22页
    2.3 实验方案设计和研究路线第22-24页
第三章 实验条件与方法第24-30页
    3.1 实验材料第24-27页
    3.2 主要试验设备第27页
    3.3 实验方法第27-30页
        3.3.1 铸渗硅和硅铁复合层的制备工艺第27-29页
        3.3.2 试样的切割及准备第29-30页
第四章 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第30-50页
    4.1 不同铸渗技术对合金层的表观质量的影响第30-32页
        4.1.1 对比刷酒精溶液混合树脂的方法第30-31页
        4.1.2 对比涂刷干粉的方法第31页
        4.1.3 对比预先涂上水玻璃之后涂刷结晶硅与硅铁干粉的方法第31-32页
    4.2 对比铸渗不同硅渗剂复合层形成的金组织和微区的分析第32-45页
        4.2.1 接近界面母材金相组织和微区成分的研究分析第34-38页
        4.2.2 界面微观结构和微区成分分析第38-40页
        4.2.3 复合层金相组织及微区成分分析第40-45页
    4.3 对比铸渗不同硅渗剂复合层与母材的结合情况第45-49页
    4.4 不同硅渗剂所形成的铸渗层的显微硬度分析第49-50页
第五章 结论第50-52页
第六章 后续工作与展望第52-53页
    6.1 后续工作第52页
    6.2 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稳定结构鞋具的功效研究
下一篇:体积平衡方程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