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 多类型牙体缺损下颌第一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3-2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3-16页 |
2 结果 | 第16-17页 |
3 讨论 | 第17-19页 |
3.1 实验对象的选择 | 第17页 |
3.2 实验方法的选择 | 第17-18页 |
3.3 边界条件的简化 | 第18页 |
3.4 几何相似性与力学相似性 | 第18-19页 |
4 结论 | 第19-20页 |
第二部分 咬合方式对桩核冠修复系统应力分布的影响 | 第20-2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2 结果 | 第22-25页 |
2.1 余留牙体组织的受力情况分析 | 第22页 |
2.2 全瓷冠受力情况分析 | 第22-23页 |
2.3 桩的受力情况分析 | 第23-25页 |
3 讨论 | 第25-28页 |
3.1 不同咬合方式对全瓷冠、牙本质、及桩受力的影响 | 第25-26页 |
3.2 牙体缺损的程度对剩余牙体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 | 第26页 |
3.3 桩核材料的不同对牙体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 | 第26-27页 |
3.4 本实验需改进之处 | 第27-28页 |
4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3页 |
综述 | 第33-40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附录 | 第40-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个人简历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