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基于LID的校园降雨径流污染控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9页
        1.3.1 城市化影响第12-13页
        1.3.2 城市雨洪管理模型SWMM第13-17页
        1.3.3 低影响开发第17-19页
        1.3.4 海绵城市第19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1 典型校园现状调查和SWMM模型构建与校验第19-20页
        1.4.2 典型校园下垫面降雨径流特征第20页
        1.4.3 典型校园降雨径流污染控制研究第20页
    1.5 技术路线第20-22页
第二章 典型校园研究区域现状调查第22-32页
    2.1 研究区域基础资料第22-25页
        2.1.1 地理位置第22页
        2.1.2 地形地貌特征分析第22-23页
        2.1.3 土壤特征分析第23-24页
        2.1.4 土地利用情况分析第24-25页
    2.2 天津市降雨特征分析第25-28页
        2.2.1 天津市降雨量特征分析第25-27页
        2.2.2 天津市降雨等级分析计算第27-28页
    2.3 研究区域内LID工程措施现状调查第28-31页
    2.4 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典型校园降雨径流特征分析第32-51页
    3.1 雨水的采集及检测第32-35页
        3.1.1 采样方案第32-34页
        3.1.2 采集水样处理第34-35页
        3.1.3 水质评价标准第35页
    3.2 降雨径流量特征分析第35-38页
        3.2.1 降雨量特征分析第35-36页
        3.2.2 降雨径流量特征分析第36-38页
    3.3 降雨径流水质特征分析第38-49页
        3.3.1 雨水水质特征第38页
        3.3.2 径流水质特征第38-47页
        3.3.3 降雨强度与径流水质的关系第47-48页
        3.3.4 降雨径流水质指标相关性分析第48-49页
    3.4 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基于LID的校园降雨径流污染控制研究第51-68页
    4.1 模型的建立第51-57页
        4.1.1 研究区域概化第51-53页
        4.1.2 模型参数与率定第53-57页
    4.2 校园降雨径流污染控制研究第57-66页
        4.2.1 校园降雨径流污染控制目标的确定第57-58页
        4.2.2 LID-BMPs规划设计第58-62页
        4.2.3 研究区域LID设计效能分析第62-66页
    4.3 小结第66-6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1页
    5.1 结论第68-69页
    5.2 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由堆积小球多孔介质中甲烷预混燃烧温度分布实验研究
下一篇:中国工业CO2排放、SO2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