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九歌》中的“自然崇拜”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楚人“自然崇拜”的客观因素 | 第11-13页 |
第三节 文献文本的互证与场景再现的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一、文物文献与《九歌》的互证 | 第13-14页 |
二、“场景再现”的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楚地“自然崇拜”的历史与地理渊源 | 第16-23页 |
第一节 先秦楚国的人文地理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楚人崇敬自然神灵之风俗 | 第17-19页 |
第三节 楚人的“自然崇拜”对楚文化及艺术审美的影响 | 第19-23页 |
一、崇红 | 第19-20页 |
二、飘逸 | 第20-21页 |
三、玄奥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九歌》中的巫与祭 | 第23-31页 |
第一节 《九歌》祭典中的巫:沟通人与神的重要媒介 | 第24-27页 |
第二节 《九歌》祭典中的祭:对神祗的礼赞 | 第27-31页 |
第三章 《九歌》中的人间性 | 第31-40页 |
第一节 《九歌》组辞:神、人同形同性 | 第31-34页 |
第二节 《国殇》:慷慨报国不顾身的尚武情结 | 第34-37页 |
第三节 《山鬼》:情深一往,悱恻缠绵的无望爱恋 | 第37-40页 |
第四章 《九歌》的“自然崇拜”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 第40-49页 |
第一节 “自然崇拜”意识与老、庄思想 | 第40-43页 |
一、“道”摄万象的观念 | 第41-42页 |
二、无欲则刚的观念 | 第42页 |
三、不执于生死的观念 | 第42-43页 |
第二节 《九歌》的“自然崇拜”意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 第43-46页 |
第三节 《九歌》的“巫文化”对跨界学术研究的综合影响 | 第46-49页 |
结语与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