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开采论文--煤及油页岩地下气化论文--煤的综合利用论文

基于多孔介质热质传递的褐煤干燥动力学数值模拟

致谢第3-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变量注释表第20-22页
1 绪论第22-34页
    1.1 课题来源第22页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2-2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3-31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第31-34页
2 褐煤水分赋存状态第34-47页
    2.1 引言第34页
    2.2 褐煤水分赋存及煤水相互作用第34-41页
    2.3 褐煤多孔介质含水特征第41-45页
    2.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3 干燥过程中褐煤热物理特性变化规律第47-60页
    3.1 引言第47页
    3.2 褐煤干燥热物理特性实验及表征第47-49页
    3.3 褐煤干燥热扩散系数及比热容第49-52页
    3.4 褐煤干燥导热系数第52-58页
    3.5 本章小结第58-60页
4 褐煤颗粒干燥的多孔介质热质传递及其过程动力学第60-87页
    4.1 引言第60页
    4.2 褐煤颗粒干燥动力学模型构建第60-67页
    4.3 褐煤颗粒干燥热质传递数学模型离散化第67-72页
    4.4 基于Newton-Raphson算法的褐煤干燥数学模型求解第72-74页
    4.5 褐煤颗粒干燥动力学模型实验验证第74-77页
    4.6 褐煤颗粒干燥过程热质分布演化分析第77-84页
    4.7 本章小结第84-87页
5 褐煤颗粒群干燥动力学及其对流干燥过程模拟第87-106页
    5.1 引言第87页
    5.2 褐煤非等温干燥特性分析第87-92页
    5.3 褐煤恒温干燥特性及其动力学第92-100页
    5.4 褐煤颗粒群对流干燥过程模拟第100-104页
    5.5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06-111页
    6.1 主要结论第106-109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109页
    6.3 今后工作的展望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23页
附录第123-129页
作者简历第129-13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浮选泡沫性质与精煤灰分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刮板行为对空气重介质流化床稳定性及分选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