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7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7-11页 |
1.2.1 地方政府影响产业集聚的国外研究动态 | 第7-9页 |
1.2.2 地方政府影响产业集聚的国内研究动态 | 第9-11页 |
1.3 研究目标、方法和思路 | 第11-13页 |
1.3.1 研究目标和方法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2-13页 |
1.4 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地方政府行为影响产业集聚的理论分析 | 第14-33页 |
2.1 地方政府的行为分析 | 第14-16页 |
2.1.1 地方政府的目标函数 | 第14-15页 |
2.1.2 地方政府的行为约束 | 第15-16页 |
2.2 地方性公共物品供给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 第16-21页 |
2.2.1 地方性公共物品的涵义、特征和分类 | 第16-17页 |
2.2.2 公共物品影响产业集聚的机理 | 第17-19页 |
2.2.3 地方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中的预算约束和融资途径 | 第19-21页 |
2.3 地方政府维护市场有效性的作为及其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 第21-24页 |
2.3.1 对市场失灵和制度失灵的处理 | 第21-22页 |
2.3.2 对外部性的纠正 | 第22页 |
2.3.3 地方政府对市场秩序的保护 | 第22-24页 |
2.3.4 经济指导行为 | 第24页 |
2.4 地方政府在促进知识溢出方面的作用 | 第24-27页 |
2.4.1 知识溢出与产业集聚的互动机理 | 第24-25页 |
2.4.2 地方政府促进知识溢出的方式和作用 | 第25-27页 |
2.5 地方保护主义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 第27-33页 |
2.5.1 地方保护主义的涵义和种类 | 第27-28页 |
2.5.2 地方保护主义的原因及特征分析 | 第28-29页 |
2.5.3 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产业集聚的机制 | 第29-33页 |
3 实证分析 | 第33-46页 |
3.1 模型的设计 | 第33页 |
3.2 模型变量选择 | 第33-39页 |
3.2.1 产业集聚度的衡量-被解释变量的选择 | 第33-34页 |
3.2.2 解释变量的选择 | 第34-38页 |
3.2.3 控制变量的选择 | 第38-39页 |
3.3 数据来源 | 第39页 |
3.4 计量分析 | 第39-43页 |
3.4.1 面板数据模型选择 | 第39-40页 |
3.4.2 估计方法的选择 | 第40-43页 |
3.5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4 结论、建议与不足 | 第46-50页 |
4.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6-48页 |
4.2 建议 | 第48页 |
4.3 不足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