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税收征管流程再造的实证研究--以武汉地税“先办后审”改革为表述对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导论第11-16页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二)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2-14页
        1. 国外相关研究第12-13页
        2. 国内相关研究第13-14页
    (三)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第14-16页
        1. 研究目标第14页
        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3. 研究方法第15-16页
二、流程再造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第16-23页
    (一) 流程与流程再造概念第16-17页
    (二) 公共部门流程再造的原则和过程第17-21页
        1. 公共部门流程再造的基本理念第17-18页
        2. 公共部门流程再造的原则第18-19页
        3. 公共部门流程再造的运作过程第19-21页
    (三) 公共部门流程再造的现实意义第21-23页
三、税收征管改革的流程再造——以武汉地税“先办后审”的改革实践为表述对象第23-33页
    (一) “先办后审”的内涵第23-25页
    (二) 武汉地税进行征管流程再造的动因第25-28页
        1. 置身于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环境第25页
        2. 启发于最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践第25页
        3. 合乎于税收征管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第25-26页
        4. 实行“先办后审”的现实需要第26-28页
    (三) 武汉地税“先办后审”税收征管模式的运行机制第28-30页
    (四) 武汉地税的“先办后审”税收征管体系的模式第30-33页
        1. 彻底前置涉税事项,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第30-31页
        2. 彻底打破户管制度,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第31-32页
        3. 彻底做实机关科室,“三办一中心”实体化运作第32-33页
四、“先办后审”税收征管模式的效应分析第33-39页
    (一) 宏观效应分析第33-35页
        1. 推行先办后审税收征管新模式的必要性第33页
        2. 推行先办后审对征纳成本的影响第33-35页
        3. 先办后审税收征管新模式对征纳双方关系的改善第35页
    (二) 微观效应分析第35-39页
        1. 正角色——厘清了征纳双方权责第35-36页
        2. 减环节——提升了行政效能第36-37页
        3. 抓管理——提高了征管水平第37-39页
五、先办后审征管模式运行的问题分析第39-43页
    (一) 信息系统支撑的问题第39页
    (二) “先办后审”改革深化的问题第39-41页
        1. 部分“先办后审”业务需求定位不合理第40页
        2. “先办后审”推广不规范第40页
        3. “先办后审”宣传及培训不到位第40-41页
    (三) 税务所工作重心转移的问题第41页
    (四) “先办后审”改革模式统一的问题第41-42页
        1. 实际操作流程与系统设置不尽一致第41页
        2. 事项设定的问题第41-42页
    (五) 规章制度、岗责体系固化问题第42-43页
六、优化“先办后审”征管模式的政策建议第43-47页
    (一) 开展思想大解放,工作大提速活动第43页
    (二) 深化、完善“先办后审”改革,规范涉税事项审批第43-44页
    (三) 明确税务所工作重点,加强纳税评估,做好风险防范工作第44-45页
        1. 明确税务所工作重点第44页
        2. 加强纳税评估工作第44-45页
        3. 做好风险防范工作第45页
    (四) 解决核心征管系统与改革配套问题,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第45-46页
        1. 业务流的运转体系第45-46页
        2. 涉税资料信息查询、归档管理体系第46页
        3. 工作督查和评价的预警考核体系第46页
    (五) 统一全市改革模式,亮化“先办后审”品牌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日元结算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兼论对人民币的启示
下一篇:中国转型期经济动态效率研究(1993-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