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2页 |
1 绪论 | 第12-19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1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2 长安营乡旅游发展条件及现状 | 第19-22页 |
2.1 区位条件 | 第19页 |
2.1.1 地理区位 | 第19页 |
2.1.2 交通区位 | 第19页 |
2.1.3 旅游区位 | 第19页 |
2.2 自然环境 | 第19-20页 |
2.2.1 地形 | 第19-20页 |
2.2.2 地质 | 第20页 |
2.2.3 水文 | 第20页 |
2.2.4 气候 | 第20页 |
2.2.5 植被 | 第20页 |
2.3 旅游发展现状 | 第20-22页 |
2.3.1 旅游发展背景 | 第20-21页 |
2.3.2 景点开发现状 | 第21页 |
2.3.3 旅游收入现状 | 第21-22页 |
3 长安营乡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 第22-30页 |
3.1 优势分析 | 第22-24页 |
3.1.1 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 第22-23页 |
3.1.2 地缘区位优势 | 第23页 |
3.1.3 气候条件优越 | 第23页 |
3.1.4 政策优势 | 第23-24页 |
3.2 劣势分析 | 第24-26页 |
3.2.1 特色突出不够 | 第24页 |
3.2.2 基础设施投入不够 | 第24页 |
3.2.3 知名度低 | 第24-25页 |
3.2.4 服务水平不高 | 第25页 |
3.2.5 旅游商品缺乏规模效应 | 第25-26页 |
3.3 机遇分析 | 第26-27页 |
3.3.1 大湘西旅游圈和大桂林旅游圈的发展 | 第26-27页 |
3.3.2 旅游趋向低碳发展 | 第27页 |
3.3.3 出游方式的改变 | 第27页 |
3.4 挑战分析 | 第27-30页 |
3.4.1 资源类型趋同,竞争激烈 | 第27-28页 |
3.4.2 旅游开发基础建设投资大,回收期长 | 第28-29页 |
3.4.3 深度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冲突 | 第29-30页 |
4 长安营乡旅游发展对策与建议 | 第30-38页 |
4.1 合理的旅游规划 | 第30-31页 |
4.1.1 长安营乡规划思路 | 第30页 |
4.1.2 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节目开发 | 第30-31页 |
4.2 拓展资金筹集渠道,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 第31-32页 |
4.3 以侗族风情为切入点,打造生态民族旅游精品——以通道侗族自治县特色旅游为例 | 第32-33页 |
4.4 借“山歌节”强化宣传促销,扩大知名度 | 第33-35页 |
4.5 地方特产旅游商品开发策略 | 第35-36页 |
4.6 加强与周边区域协作,形成互利共赢的良性竞合格局 | 第36页 |
4.7 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与环境保护 | 第36-38页 |
4.7.1 旅游与环境开发的关系 | 第36页 |
4.7.2 对长安营乡旅游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的建议 | 第36-38页 |
5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附录 | 第42-52页 |
附录一 | 第42-46页 |
附录二 | 第46-47页 |
附录三 | 第47-48页 |
附录四 | 第48-49页 |
附录五 | 第49-50页 |
附录六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