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亚洲史论文--东亚论文--日本论文

横井小楠的实学思想

内容提要第4-5页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2-19页
    1.1 选题背景与相关概念第12-14页
    1.2 国内外先行研究概述第14-17页
    1.3 研究的意义第17-18页
    1.4 研究的难点与不足第18-19页
第2章 小楠实学思想的初步形成第19-36页
    2.1 熊本藩校期——实学思想的萌芽第20-23页
        2.1.1 藩校时习馆的入学与经国之志的流露第20-21页
        2.1.2 居寮长的任职与菁莪斋入寮改革第21-23页
    2.2 游学江户期——“近代”思想的开眼第23-26页
        2.2.1 与后期水户学的接近第23-25页
        2.2.2 “酒失事件”与归藩第25-26页
    2.3 归藩熊本期——实学思想的探索第26-30页
        2.3.1 实学连的草创与实学思想的探讨第26-28页
        2.3.2 私塾的设立与实学思想的推广第28-29页
        2.3.3 藩政的批判与《时务策》的草拟第29-30页
    2.4 游历归熊期——实学思想的补足第30-36页
        2.4.1 游历诸藩与视野的开阔第30-32页
        2.4.2 归藩熊本与开国的思考第32-36页
第3章 小楠实学思想的实践与挫折第36-47页
    3.1 福井招聘与小楠思想的实践第36-41页
        3.1.1 《学校问答书》与藩校明道馆改革第36-37页
        3.1.2 《国是三论》的提出及其影响第37-41页
    3.2 文久幕政改革构想与挫折第41-45页
        3.2.1 小楠的建议与松平春岳的任职第41-42页
        3.2.2 《国是七条》的提出及其影响第42-44页
        3.2.3 “士道忘却事件”与改革受挫第44-45页
    3.3 “上洛计划”失败与归藩熊本第45-47页
第4章 小楠实学思想的成熟与明治政权的复归第47-53页
    4.1 蛰居沼山津与实学思想的成熟第47-51页
        4.1.1 《海军问答书》第47-48页
        4.1.2 《沼山对话》第48-50页
        4.1.3 《沼山闲话》第50-51页
    4.2 明治政权的复归与小楠暗杀事件第51-53页
第5章 小楠实学思想的特点第53-57页
    5.1 “尧舜孔子之道”——小楠的朱子学理解第53-55页
    5.2 公议公论——小楠“公的”思想第55-57页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横井小楠略年谱第61-63页
后记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合赞汗的经济改革
下一篇:小幅水彩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