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光化学物质论文

氧化锆基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第1章 绪论第16-32页
    1.1 引言第16页
    1.2 稀土掺杂光致发光材料第16-22页
        1.2.1 稀土离子作为发光中心第16-18页
        1.2.2 基质材料的选择第18-21页
        1.2.3 稀土离子作为敏化剂第21-22页
    1.3 长余辉发光材料第22-23页
        1.3.1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展第22页
        1.3.2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机理第22-23页
    1.4 上转换发光材料第23-29页
        1.4.1 上转换材料的发展第23-24页
        1.4.2 上转换发光机制第24-27页
        1.4.3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应用第27-29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9-32页
        1.5.1 研究目的第29页
        1.5.2 研究意义第29页
        1.5.3 研究内容第29-32页
第2章 研究方法与表征手段第32-36页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第32-33页
        2.1.1 实验原料第32页
        2.1.2 实验设备第32-33页
    2.2 研究方法第33页
    2.3 样品的表征手段第33-36页
        2.3.1 X射线衍射分析第33-34页
        2.3.2 荧光光谱分析第34-35页
        2.3.3 长余辉发光性能研究第35页
        2.3.4 微观形貌分析第35页
        2.3.5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第35-36页
第3章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稀土掺杂氧化锆粉体第36-44页
    3.1 络合剂的影响第37-39页
    3.2 pH值的影响第39-40页
    3.3 单体和交联剂的比例第40-41页
    3.4 其他反应条件的影响第41-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ZrO_2: Sm~(3+)发光材料第44-56页
    4.1 引言第44页
    4.2 实验方案第44-45页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5-53页
        4.3.1 TG-DSC分析第45-46页
        4.3.2 物相组成分析第46-48页
        4.3.3 荧光光谱分析第48-52页
        4.3.4 样品的微观形貌分析第52-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6页
第5章 ZrO_2: Sm~(3+),Sn~(4+)余辉发光材料第56-68页
    5.1 引言第56页
    5.2 实验方案第56-57页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57-65页
        5.3.1 物相组成分析第57-58页
        5.3.2 荧光光谱分析第58-62页
        5.3.3 长余辉发光性能分析第62-63页
        5.3.4 微观形貌分析第63-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8页
第6章 ZrO_2: Er~(3+),Yb~(3+)上转换发光材料第68-84页
    6.1 引言第68-69页
    6.2 实验方案第69页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69-82页
        6.3.1 物相组成分析第69-72页
        6.3.2 荧光光谱分析第72-77页
        6.3.3 长余辉发光性能分析第77-81页
        6.3.4 微观形貌分析第81-82页
    6.4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84-88页
    7.1 本文结论第84-85页
    7.2 创新点第85-86页
    7.3 展望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6页
致谢第96-98页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申请的专利和取得的成果第98-99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FD-DEM方法分析颗粒流体系统的非平衡特性
下一篇:基于巯基反应制备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与性能研究